"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智能家用火灾报警器的设计(附件)【字数:7041】

2024-01-23 15:2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日期2021年1月9号 随之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种类庞杂的家用电器进入到我们的家庭生活当中,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也带来了很多的火灾隐患。本文针对当今家居生活发展的需求,设计一套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火灾报警器,实现了温湿度和烟雾浓度的监控以及声光报警和远程短信通知的功能。本设计是基于Arduino uno r3开发板进行制作的,Arduino具有开源、开发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以Arduino uno r3为主,并搭载MQ-2、DHT11传感器模块,对室内环境参数和气体浓度进行采集,再将其数据表明在LCD显示屏上,当摄氏度或气体浓度超过基准值时,蜂鸣器与LED灯会发出声光警报同时SIM800C模块会将以发送短信的形式提醒家庭成员。本设计能在火灾发生后做到及时的预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且价格低廉,容易操作。
目录
引言 1
一、设计内容概述 2
(一)火灾报警器发展历程 2
(二)研究方案 2
(三)论文框架 3
二、开发平台简介 4
(一)Arduino平台 4
(二)SMS短信息服务 6
(三)本章小结 7
三、系统的设计 8
(一)总功能设计 8
(二)报警器的硬件设备 9
(三)主要设备简介 10
(四)硬件线路 10
(五)系统各部分的设计 12
(六)本章小结 17
四、系统调试 18
(一)主要的硬件调试 18
(二)编译软件调试 21
(三)实物调试 21
(四)本章小结 22
五、总结与展望 23
(一)总结 23
(二)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引言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的2020年110月份全国火灾形势报告。2020年110月份,全国共接报火灾19.6万起,其中我国城乡居民住宅共发生火灾8.5万起,占总数的42.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同时居民住宅火灾造成的伤亡是所有火灾里最大的,今年共造成684人死亡,389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76.9%和66.7%[1]。造成火灾发生的原因有线路老化、违规使用家用电器、液化气或煤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等等。对于家用火灾报警器来说,怎样能准确、快速的检测到火灾发生后温度和烟雾浓度的变化并及时进行预警,才是重中之重。
随着人们防火意识的不断提高,家用火灾报警器成为了人们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不断的涌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对人民生命财产也会带来极大消防隐患。并且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火灾报警产品起步较晚,在上个世纪国内的消防市场大多被国外的产品所占领,火灾的预防并没有引起国人的重视,消防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好,并且国内研发的消防产品并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防产品涌入国内的市场,许多企业开始研发消防产品,并不断的创新,生产了许多实用的消防产品。
目前我国的火灾报警器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许多报警系统都是针对大型公共场所设计的,对于家庭来说还尚且不足。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市场对于家用火灾报警器的需求会不断提高,因此设计一款简单实用的火灾报警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设计内容概述
(一)火灾报警器发展历程
在研究初期,火灾报警器对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温度、火光等物理信号产生响应,并将火灾信号传送到火警控制器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精进,火灾报警器所采用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突破。大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9世纪40年代,火灾探测核心技术主要以温度传感器信号为基础,收集温度以确定是否发生火灾。但这类探测器对于火情的反应速度较慢,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实用价值不高。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燃烧产生的烟雾颗粒为探测信号的感烟探测器,很快这类火灾探测器就成为了市场的主导,但由于这类探测器采用的布局为多线式结构,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并且成本较高。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总线技术已被用于火灾报警,成为火灾报警的主要手段。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开发,火灾报警变得越来越网络化和智能化,以及提高火灾报警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研究方案
本次的设计是基于Arduino uno开发板进行制作的,通过搭载各种模块以及编写相应的代码来实现不同的功能。现有的火灾报警器可自动上传报警、联动、故障等信息,信息传递也比较及时,但由于线路复杂,维护成本高,并不适合家庭使用。
本文的设计是智能家用火灾报警器,适用于家庭环境。并且本设计是基于Arduino制作的,Arduino具有开源、购买成本低、使用方便、与其它模块有很高的耦合性,将其与SIM800C模块相结合,便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及时进行火灾预警。本文的设计具有投入少、不复杂易上手、电子部件调动很快等特点,解决了设备繁杂、可扩展性差等问题。
研究方案:
(1)研究Arduino平台技术,搭建开发环境;
(2)系统功能、硬件线路;
(3)设计控制程序,实现各个模块的不同功能;
(4)对系统进行调试、优化、展示功能。
(三)论文框架
本论文框架大致如下:
(1)引言
介绍论文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2)第一节设计内容概述
介绍报警器的发展历程,提出研究的方法和论文框架。
(3)第二节开发平台简介
详细介绍Arduino平台的性能与开发环境,并对涉及到的技术进行阐述。
(4)第三节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介绍。介绍设计规划和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程序的设计,以及为什么要选用此模块。
(5)第四节系统调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zxx/dzdq/55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