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fpga的lcd屏显示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字数:7527】

2024-01-18 17:1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本课题主要利用FPGA技术,实现了对LCD屏显示控制器的设计以及仿真验证。在硬件方面,选用Xilinx公司Spartan-6系列XC6SLX45-CSG324 FPGA芯片作为系统控制器;在软件方面,利用ISE软件编写LCD测试程序以及UCF文件,结合ModelSim SE 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最终在LCD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测试图像,并通过按开发板上的按键KEY1来切换LCD的显示图像。经过实验验证,本设计是实现液晶显示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其发展现状 1
1.2论文主要内容 1
第二章 FPGA技术与LCD显示原理 3
2.1 FPGA简介 3
2.1.1 FPGA的特点 3
2.1.2 FPGA的结构 3
2.1.3 FPGA的设计法则 4
2.1.4 Verilog HDL简介 4
2.2 LCD简介 5
2.2.1 LCD技术参数 5
2.2.2 LCD的特点和优势 6
2.2.3 LCD的工作原理 6
第三章 基于FPGA的LCD屏显示控制器硬件方案 8
3.1 FPGA芯片 8
3.2 LCD显示模块 8
第四章 LCD屏显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12
4.1系统概述 12
4.2 程序设计 12
4.3 仿真与验证 12
4.3.1 功能仿真 12
4.3.2 结果分析 13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其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液晶显示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器,普遍应用于电视、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不算是新鲜的名词了。
自从19世纪末,奥地利植物学家在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液晶材料后,引起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不少科研人员将精力投入其中,致力于该类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了各种LCD的驱动方式,将液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晶材料研究的更为透彻。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些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液晶电视,并向全世界展现了他们的科研成果,此刻LCD产品才正式进入大众眼帘,登上历史舞台。
液晶显示器,简称 LCD,它目前活跃于市场,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LCD的透光度由液晶控制从而实现显示的一种显示器,由一定数量带有颜色的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与以往的显示器相比有很多优点,如体积小、供电低、功耗低、电磁辐射低、使用寿命长以及结构简单等,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已经渗透于身边的各行各业,尤其是一些依赖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根据LCD显示屏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多种:薄膜晶体管(TFT)、超扭转向列型(STN)以及扭转向列型(TN)。起初商业化的液晶显示器多使用扭转向列型和超扭转向列型,然而当产品尺寸增大,需求像素增加时,驱动就会及其困难。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TFT型的液晶显示器逐步取代STN/TN型LCD的地位,通过薄膜晶体管技术改善图形图像品质,应用于现代电子设备领域,而且在此类产品中占据很大比重。液晶是一种几近纯透明的物质,由于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它能够作为显示设备。其次因为液晶内部分子特殊的结构,成就了液晶显示的光学性质,内部分子排列位置的改变造就光线的改变,从而发展了液晶显示设备。
如今很多用户追求清晰的显示效果和灵敏的反应速度,这也变相的增加了LCD的工作量,大部分的LCD控制显示都是静态的,只具有显示功能而无交互实时显示,其控制器大多为单片机,控制程序都是顺序执行的,无法实现系统中多任务的同时执行。为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需要引进更先进,更优良的技术。FPGA是一种现场可编程的门阵列器件,相比于传统的可编程器件,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传统的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目有限,所以功能往往不全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而FPGA在这些方面不受约束,FPGA是旧产品不断演变更迭的产物,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1.2论文主要内容
本论文主要采用FPGA技术结合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LCD屏显示控制器,实现对LCD屏的显示控制。利用ISE软件编写LCD测试程序,并结合ModelSim SE 软件进行仿真测试,最终在LCD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测试图像,通过按开发板上的按键KEY1来切换LCD的显示图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LCD的研究背景以及发展现状。
第二章,简述了FPGA与LCD的功能、特点与优势。
第三章,对LCD控制器的整体进行设计,选择芯片,给出LCD控制器的框架。
第四章,对LCD控制器进行仿真,利用ModelSim SE仿真软件验证,通过按开发板按键KEY1切换LCD显示图像。
第二章 FPGA技术与LCD显示原理
2.1 FPGA简介
FPGA,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在传统的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经过日新月异的发展演变,淘汰旧的、不便的地方,保留优势而存在的。FPGA与之前的这些可编程器件有着很大的不同点,以前的可编程器件局限于门电路的数目上,往往因为门电路的数目不足而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功能不能完全发挥而受到限制。FPGA不仅解决了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目上的局限性,还克服了定制电路的不足。相比之下,FPGA拥有更好的实用性。
FPGA采用逻辑单元阵列LCA的概念,内部包括可配置逻辑模块CLB、输入输出模块IOB和内部连线三个部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是可编程器件,与传统可编程器件相比,FPGA的不同点在于它的结构。FPGA利用小型查找表(16*1RAM)实现组合逻辑,将每个查找表连接一个D触发器的输入端,通过D触发器来驱动其他逻辑电路或I/O口,构成时序逻辑功能和组合逻辑功能这两种功能都能实现的模块,并将这些模块连接起来。FPGA最终的逻辑功能是由存储器中的值决定的,使得FPGA能无限次编程。
2.1.1 FPGA的特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zxx/dzkxyjs/55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