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stm32环境监测系统(附件)【字数:7386】

2024-01-25 16:4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工业发展,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雾霾天气也是越来越常见,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温湿度计,雾霾计等空气质量检测仪器慢慢进入家庭,不仅如此,还有空气净化的仪器,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空气的质量。如果有一个可以检测家庭空气质量的仪器,实时监控空气质量数据,就可以根据检测的数据做出相应的处理。本系统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温湿度传感器使用单总线串行输出的DHT11模块,空气质量检测使用MQ-135危害气体传感器,显示单元为0.96寸OLED 屏幕,报警电路使用RGB三色LED灯。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当前的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会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当前数据是否超过阈值,如果超过阈值,中央处理器会控制RGB三色灯亮黄色,如果没有超过阈值,就会亮绿灯,当空气质量检测单元MQ-135检测当前环境内危害气体超标后,传感器就会自行判断是否有危害气体,然后将判断的结果通过高低电平输出到中央处理器,如果空气危害气体数值过高,中央处理器会控制RGB灯亮红色。中央处理器会控制OLED 屏幕显示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和当前RGB灯工作颜色,达到空气质量的检测与报警。
目录
一、 引言 7
(一)研究背景 7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7
(三)设计任务 8
(四)预 期 结 果 8
二、总体方案设计 8
(一)模块选用方案 8
1.微控制器的选用 8
2.显示模块的选用 9
(二)系统框架设计 9
三、系统硬件设计 10
(一)STM32最小系统 10
(二)温湿度检测 11
1.DHT11芯片介绍 11
(三) OLED 显示电路 13
1.0.96寸OLED显示屏 13
2.OLED显示电路 13
(四)MQ135危害气体传感器 14
四、软件系统设计 15
(一)主程序流程设计 15
(二)温湿度数据获取框架 16
(三)危害气体检测子程序设计 17
(四)OLED显示子程序流程设计 18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五、实物的制作与调试 20
(一)实物的制作 20
(二)实物调试和排故 22
(三)制作该系统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3
总结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附录一:原理图 27
附录二:元器件清单 27
附录三:实物图 28
附录四:源程序 28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工业迅速发展,这将不可避免排放一些有毒气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或极易挥发的有毒化学物。来源于工业污染,煤和石油的燃烧及生物材料的腐败分解。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亦易吸入中毒。包括氨、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及光化学烟雾等,这也将导致环境、空气等被污染。这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但是,气体总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处于一个危险的环境,而且,家庭中不仅有老人,还有孩子,他们的体质相对青壮年会更差。而我们日常在家也会处于一个温湿度数据适宜人生活的的范围,太干的话,会觉得眼干,嘴巴干燥的感觉,眼睛睁不开,如果太湿的话,就会觉得潮湿的,那么如果能够检测出当前的温湿度数据,根据检测的温湿度数据给人相应的提示,让人们了解实时的温湿度数据,就想家庭温度计一样,只不过这样的提示更有科技化,随着温湿度的数据来切换灯光颜色,未来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也许就会实现一回到家,家中就是自己出门前设定的温度、湿度的值,回家就能回到自己喜欢的空间里,舒适的环境内,回家一开门,灯就自己开了,离开后,灯就关了,天黑时自动打开灯光,天亮了就熄灭,随着季节或者心情的变化,改变的灯光的冷暖色调等等,当然除了智能家居,还有安防系统,门是智能的,指纹和密码识别的大门,如果有人强行破坏门锁,就会触发远程警报,直接将门前摄像头数据上传手机并报警,屋内在不该有人的时段出现人,就会向主人手机上传当前屋内实时画面,待主人判断是否需要报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工业发展还不是很发达之前,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有害气体的危害,觉得这种气体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是我们几乎接触不到的东西。但是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工厂排放不符合标准的有毒气体越来越多,人们这才开始慢慢认识到有毒气体的危害,接着国外的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和检测有毒气体,一开始,只能完成有毒气体的感应,后来不仅要检测,还有检测出有毒气体后会发出警报。而国内的有毒气体检测的研究相对国外来说非常落后,不仅在时间上落后,相应的,在技术上也是落后的,有毒气体有很多种类,国外能将很多种有毒气体的检测集成在一个器件内,而国内的研究,能够检测到的有毒气体种类并没有国外的多。国内的温湿度检测和毒气检测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陆续使用计算机技术,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第一个农业系统计算机研究机构,并首次在温室环境的控制中应用了计算机系统,然后开始使用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数据,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科研人员才开始研究温湿度和光照度的同时检测,到了21世纪,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觉得单是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去处理采集的数据,并不能很好地去实现人机交互,非专业人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甚至说难以操控,于是我们应该研制出更加智能化的设备,并广泛的推广应用到智能家居中去。
(三)设计任务
该设计重点在于STM32F103C8T6的程序逻辑设置。传感器检测温湿度的变换,以及将传感器所识别的变化量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量,利用测量电路检测电压的变化,就会得到想要数据的变化,温湿度数据的输出方式和电压的变化,有毒气体的检测输出方式,对微控制器数据的收发,OLED显示部分,显示各项数据,根据标志位进行界面切换,根据检测回来的数据进行逻辑控制。
(四)预 期 结 果
1.STM32F103C8T6能根据检测回来的数据进行逻辑控制
2.根据标志位进行OLED显示部分界面切换
3.将传感器所识别的变化量转化为电压的变化量
4.对温湿度采集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处理
5.有毒气体传感器信号检测与分析
7.异常提醒电路的逻辑控制
二、总体方案设计
(一)模块选用方案
1.微控制器的选用
方案一:采用STC89C51单片机。51的自身功能少,需要外围元件多,要求对电子熟悉。而且数据速度相对比较慢,而且本身I/O口引脚高电平没有输出能力,是其一大软肋。而且51单片机的保护能力很差,很容易烧坏芯片,基本需要外接电路进行引脚保护。
方案二:控制器选用STM32的最小系统板F103C8T6,它是基于ARM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存储达到64kb,工作电压一般在2到3.6v,最高耐温86度,它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数度非常快,而且使用寿命很长。STM32属于arm内核的一个版本,比传统的51单片机高级多了,STM32单片机程序都是模块化的,接口相对简单些,因为它自身带好多功能,工作速度也快。一次处理数据宽度32位,而51只能处理8位。STM32 MCU融高性能、实时性、数字信号处理、低功耗、低电压于一身,同时保持高集成度和开发简易的特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dzxx/txgc/56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