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常见优化处理方法及鉴定特征研究
Key words:Chlorite; Optimization treatment; Identification目 录
1 绪 论 1
1.1 论文题目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1
1.1.1 论文题目的来源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内容 1
1.3 研究现状 1
1.4 技术路线 1
2 常规仪器下鉴别特征 3
2.1 宝石学特征研究 3
2.2 常规仪器实验 3
2.2.1 实验样品 3
2.2.2 实验部分 4
2.3 各种优化处理方法汇总 4
2.3.1 浸蜡绿松石 4
2.3.2 染色充填绿松石 5
2.3.3 注塑绿松石 5
2.3.4 再造绿松石 5
2.3.5 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 5
2.4 小结 6
3 红外光谱测试 8
3.1 测试条件 8
3.2 天然绿松石与优化处理绿松石红外光谱图 8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3 对比天然绿松石和部分优化处理绿松石分析讨论 9
3.4 小结 10
4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11
4.1 测试条件 11
4.2 天然绿松石与染色充填绿松石紫外可见光谱对比图 11
4.3 对比天然绿松石和部分优化处理绿松石分析讨论 11
4.4 小结 11
5 文化 12
5.1 概述 12
5.2 文化范畴 12
6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1 绪论
论文题目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论文题目的来源
绿松石是本国和外国人都心爱的世代相传的玉石,绿松石文化渊源流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最近几年绿松石更是特别火,绿松石的市场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市场上现在有各种优化处理的绿松石,所以对各种优化处理绿松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意义
用于和天然绿松石进行区分;因为绿松石是非再生资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用于研究常见优化处理绿松石的方法的概括总结;便于更好的鉴定绿松石。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到优化处理绿松石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假货,而是经过浸蜡,染色,注塑等加工,使原本颜色不够深,硬度不够的绿松石,颜色变得更加鲜艳,瓷度和硬度也变得更高。
1.2 研究内容
该论文主要通过做常规仪器和大型仪器中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谱等的实验,分析研究出天然绿松石和浸蜡绿松石、染色充填绿松石、注塑绿松石、再造绿松石、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别特征,通过表、图的形式从而得出结论,学习如何区分,更好的学习如何有效的鉴别天然绿松石与优化处理绿松石。
1.3 研究现状
在我国,近年来绿松石在珠宝文玩界的以其盘玩变色的特点不同于其他的玉石而火起来,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玉石的色泽和特殊的网纹,如乌兰花等。绿松石盘玩变色的特征,让绿松石爱好者爱不忍释,从而如痴似醉,不能自休。但是绿松石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产品质量参差错落,以假乱真,真假难以区分,绿松石的价格也是特别高,尤其是髙瓷高蓝的绿松石,但是想买到一件称心如意的绿松石饰品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优化处理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一大难点,优化处理的现象特别多。徐娅芬(2018)在湖北天然绿松石与优化处理绿松石的宝石学鉴别特征研究中主要通过红外光谱仪区分天然绿松石和优化处理绿松石[1];戴慧(2018)在GB_T361682018《绿松石鉴定》对天然绿松石和优化处理绿松石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分析[2];陈文君(2017)在湖北和安徽产高品质绿松石的红外与拉曼光谱特征及意义中也介绍了不同方法下的绿松石的红外光谱分析图[3]。徐小玲(2017)Zachery绿松石与天然绿松石的宝石学特征中介绍了如何将扎克里处理绿松石与其他绿松石区分开来[4]。戴慧(2013)含环氧树脂的胶黏剂充填处理及染色处理绿松石的谱学特征在红外光谱在绿松石鉴定中的应用中也是通过红外光谱仪将天然绿松石与其他优化处理绿松石区分开来[5]。
1.4 技术路线
按照手上标本和对写论文所做的准备工作将工作量情况以列表形式展现出来,如图 11 所示:
工作名称
工作量
完成单位
手标本的观察
6块
本人完成
手标本照片
6张
本人完成
紫外可见光谱
1张
中维深圳实验室
红外光谱
6张
中维深圳实验室
常规仪器实验
6块
本人完成
阅读文献
25篇
本人完成
走访商家
3家
本人完成
2 常规仪器下鉴别特征
2.1 宝石学特征研究
绿松石的化学式:CuAl6(PO4)4(OH)85H2O ,含水的铜铝磷酸盐是他的矿物成份,含少量的铁,铁可代替成分中的部分铝。晶系是三斜晶系。结晶习性:均为隐晶质结构。标本透明度:不透明;光泽:为半油脂状至蜡状光泽,结构:绿松石多为块状结构集合体,结核状集合体,解理:没有解理[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gfzcl/7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