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菜类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第一章 绪论 2
1.1概述 2
1.2土壤中包含的重金属与其存在危害危害 2
1.2.1土壤中重金属来源 3
1.2.2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3
1.2.3铅对人体的危害 6
1.2.4铜对人体的危害 6
1.2.5锌对人体的危害 6
1.3监测重金属的方法 6
1.4生物富集现象 8
1.5叶类蔬菜测量重金属机理 9
1.5.1叶类蔬菜吸收重金属原子的机制 9
1.5.2响应机制方面 9
1.6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9
1.6.1单因子指数法 9
1.6.2综合指数法 9
1.6.3沉积物富集系数法 10
1.7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
1.8小结与展望 10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2
2.1实验地区 12
2.2实验样品 12
2.2.1卷心菜 12
2.2.2苋菜 13
2.2.3香菜 13
2.2.4青菜 13
2.2.5韭菜 14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富集系数法 10
1.7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
1.8小结与展望 10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2
2.1实验地区 12
2.2实验样品 12
2.2.1卷心菜 12
2.2.2苋菜 13
2.2.3香菜 13
2.2.4青菜 13
2.2.5韭菜 14
2.2.6芹菜 15
2.2.7生菜 15
2.3实验仪器及用品 16
2.3.1实验仪器 16
2.3.2实验用品 16
2.4实验方法 16
2.4.1样品预处理 16
2.4.2样品消化处理 16
2.4.3化学分析法 17
2.4.4 蔬菜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18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9
3.1不同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实验数据分析 19
3.1.1三种重金属标准曲线 19
3.1.2数据处理蔬菜中的铜、锌、铅含量分布表 21
3.2 七种蔬菜对于三种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显著性分析 22
致 谢 28
参考文献 29
第一章 绪论
1.1概述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忽略了环境,所造成的就是环境污染现呈加剧趋势,且环境污染正在向农村缓慢地蔓延。而我国也正在因为对环境问题的忽视,遭到大自然巨大的报复。灾害频频发生,雾霾时时存在。有研究表明我国慢性病的发生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密切相关。废弃物的丢弃也是污染土壤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我们所食用的蔬菜也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悄悄存储起来。潜在的危害日益变大,我们却毫无察觉。
1.2土壤中包含的重金属与其存在危害危害
1.2.1土壤中重金属来源
土壤是一种包括矿物质、有机质、生物种群、水和空气等组分的多介质体系,能赋予植物生命,这种神秘的性使得它具有复杂的化学和生物性能[1]。
现在的情况,重金属在人类现代化生活中很普遍,对于它的普遍应用是环境中形成各种各样的重金属污染源的原因之一,而对于采矿提炼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释放重金属最具有实力的污染源代表。除此以外,人工活动也提供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贡献”,就像工业和城市“三废”排放,包括在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方面,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问题,大气之中的飘尘,农业生活方面必须面临的农药、农膜和肥料的长期不合理使用问题,也成了重金属的主要释放源。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可以大体归纳为三个方面:
(1)降尘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一部分主要来源于降尘中,别看那微小的颗粒,但是惊人的数量其中所含有的重金属比土壤背景值高2.09—128.9倍
(2)化肥影响:化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大量的施用化肥虽得到了一定的农作物产量,但是会使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加大,带来污染。
(3)渣肥影响:随意的进行施肥,完全是对有害的肥料也进行施用,带来污染。
1.2.2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不会被微生物降解,而且会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并可通过植物富集有食物链进入人体,因而危害更大。当土壤中的污染完全超过植物的忍耐限度时,植物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那么其所必需的养分均来自土壤,会引起植物吸收和代谢的失调。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不仅仅是重金属主要是通过植物的根系系统作用积累在植物的茎、叶和果实等部分[2]。
图11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的生态循环
环境中的重金属物质大多以各种化学形态或化学状态存在,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在动植物的参与下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从而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危害。虽然重金属物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浓度一般非常低,但由于人类对含重金属矿物的开采、冶炼、加工以及生产制造活动的逐渐增多因素和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条件,导致了环境污染现状的产生。例如大量排入江河的废水其实是未经过处理的,那么即使开始时重金属鲜为人知,即假设重金属浓度非常小,但是经过积累作用就会将这个结果放大,淤泥和河底生物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放大了的金属含量通过食物链进入到贝类和鱼虾的体内,微小却被吸收,最终造成环境危害,一些生物被人使用,威胁到了人体。大浓度铅元素危害远远可以超出人们的想象,汽车尾气做出了这方面“杰出的贡献”,这些毒气经过大气的循环作用进入到你所生活的环境中,致使目前我们星球环境中的铅浓度明显升高,比较近代人与原始人类体内的铅含量得出,近代人体内的铅含量远远超过原始人,这势必会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重金属危害特性[3]:
1.自然性:分析报告中指出,可以根据污染物的属性,比如是人工合成是抑或自然生成的,就可以轻易地评判出,这种污染物所能造成的不同危害程度。数据表明部分元素含量与它在地壳含量的百分比很近。然而,化学物质的发展历史并不很长,人类对其的忍受力相对于自然界物质则要小很多。因此,重金属的自然危害性就存在了。
2.毒性:污染物的毒性强弱有很多的因素,其中物质的性质是一个因素、当然其中的含量以及存在形态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化学物质的多价态是一个极其正常的现象,重金属类别中的铬家族包括二价铬、三价铬和六价铬,其中污染黑名单上危害性、毒性最强的当属六价铬,但是另人意想不到的是,三价铬将作为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并没有我们假象中的剧毒。价态的神奇现象体现在毒性上了。
3.时空分布性:大气循环和水的不断流动,整个水圈,大气圈,土壤圈,岩石圈,成为一个密切的整体,使得污染物通过不同途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3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