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交通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分析(附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城市综合体发展现状分析1
1.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1
1.2 城市综合体在国内的发展2
1.3 南京城市综合体现状分析2
2 南京城市综合体交通问题的原因分析3
2.1 核心式建筑造成交通吸发量大3
2.2 多种出行方式不协调造成交通混行3
2.3 基础设施不匹配造成缺乏引导3
2.4 实例分析3
2.4.1 南京绿地广场4
2.4.2 鹏欣水游城4
3 交通问题的拟解决方法4
3.1 空间布局4
3.2 单体的自身建设4
3.2.1 平面的布局选址4
3.2.2 业态配比5
3.2.3 公共空间组织5
3.3 公共交通配合6
4 实例6
4.1 布局选址优化6
4.2 人车分流7
4.3 公共空间营造7
4.4 公共交通配合7
5 结语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城市综合体交通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分析
——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茶地进行。但是由于缺少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在建设中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味地寻求规模和速度,加上我国建设活动主要依靠政府规划部划分地块,造成了城市建筑各自独立、缺乏联系,不能有效组织城市的公共空间;各建筑之间单独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复占地和资源浪费;城市空间被地块分割,很难形成连续的空间体系,增加了城市交通的负担。城市综合体作为集约城市土地的一种高效组织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城市综合体因庞大的规模、繁杂的功能、高密度的人流,易引起混行和拥堵,造成新的交通问题。因此,对城市综合体的交通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解决来提高城市综合体交通效率、减小城市交通压力、实现交通方便快捷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城市综合体发展现状分析
1.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亦可称之为“HOPSCA”,这不是一个专有英文单词,并且与英文常用的专有名词缩写习惯类似却不相同,其全称形式是一个描述性词组,即将城市中的酒店(Hotel)、办公(Office)、公园(Park)、商业(Shopping mall)、会所(Club)、公寓(Apartment)等生活空间的服务功能进行组合(包括三项以上),并在各部之间建立相互关联、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创造出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1]
作为一种新的商业空间形式,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在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能够将庞大而集约的建筑空间、繁杂而丰富的消费内容、交错而便捷的交通体系、深厚而迷人的城市文化融合为一体,重新组合传统商业空间与业态,重新定义传统城市建筑和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魅力。它是高度混合利用的城市土地、城市建筑和城市交通的联合,是城市功能的高效集合与联动互补。混合的功能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呈现一种相互关联的有序状态;建筑单体也不会脱离城市定位和发展,而是具有城市性、开放性的特殊城市形态。
1.2 城市综合体在国内的发展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拉德芳斯——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诞生。伴随着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由于城市综合体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已成为世界各大中城市建设的重点。借鉴了西方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经验,我国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相继建成最早被合称为“双峰并世”的深圳国贸中心和北京国贸中心。[2] 以及后来涌现的上海新天地、北京华贸中心、深圳帝王大厦、广州天河城等城市综合体。
在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金融、贸易、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人口数量大、居民消费能力强、生产力水平高,而城市土地、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有限,难以维持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城市建设与城市资源的利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为优化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竞争力,以购物广场、商旅中心等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正在国内迅速崛起,有力地重构了传统城市商业形态和空间布局。它们把城市综合体作为改变城市形象和环境,进行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等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城市综合体已经进入了大跃进时代,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各城市都有自己的“指标”——杭州提出了城市国际化战略指示,要建造100个城市综合体;成都在建的综合体总数超过80个,总体量近千万平方米;沈阳正在开发50多个超过10万平方米规模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天津目前共有十多个在建、待建的综合体[3]
1.3 南京城市综合体现状分析
自城市综合在国内一线城市兴起,SOHO、购物中心、酒店式公寓这些综合体的基本结构名词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2005年左右南京龙江新城市广场开业,涵盖大型超市、国际影院、步行街、餐饮酒吧、数码广场、SOHO、住宅等业态的一体化建筑群成为了南京较早的城市综合体雏形。新城市广场迅速成为龙江的繁华中心,伴随着南京城市化的发展,整个城市功能性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在南京拔地而起。城中的绿地广场、水游城,河西的万达广场、嘉业国际城,江北的弘阳广场,城北的大观天地,城南的德盈国际广场,诸多项目都已成为所属区域的繁华中心,甚至是地标性建筑。随着这些城市综合体在南京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瞄准这种几乎涵盖了全部城市功能的建筑模式。纵观南京各个板块在建的综合体项目,可以发现,市中的综合体建设已呈饱和状态;新城的开发则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河西作为南京下一个市中心,已进驻金鹰、世贸、万达、苏宁、雨润等大量开发商;而万达、金鹰、金轮也已将综合体开进了江宁,与本土品牌抢夺市场;浦口作为南京重点发展的副城之一,也在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中势头强劲,东方万汇城、常发广场、金基综合体等项目一直有着很高的关注。除了三大热门板块,世茂、中城等开发商也在南京其他板块大力地进行城市综合体的项目开发建设工作。目前南京八个板块有超过50座规划在建的城市综合体,有7个总体量百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4]在建、规划的综合体项目遍布全市各大板块,呈井喷之势。一方面,项目开发的逐步推进整合了区域的资源、推动了区域市场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对南京城市商业格局的重置、基础设施的推进产生了较大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5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