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建筑工程施工扬尘影响因素研究以房地产基建施工为例

2021-03-26 13:5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气污染物逐渐成为城市污染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影响尤为巨大。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尘、道路尘、水泥尘等源类对城市环境PM10的总贡献达到50%左右,最高可达70%。扬尘污染是PM2.5最主要的来源之一,而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作为重要的颗粒物开放源类,其排放量对大气的污染不容忽视。本文通过资料收集与文献检索、FDM模型模拟分析和典型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扬尘影响因素施工强度、土壤与空气湿度、气温、风速,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定量模型,为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降低施工扬尘源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强度、气温和风速与扬尘产生量呈正相关,对扬尘排放和扩散起到促进作用,风速影响系数最大,气温次之;空气湿度对扬尘的排放存在负相关性,湿度越高,越不利于扬尘的排放和扩散。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绪论1
1.1研究目的与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排放因子相关研究2
1.2.2扬尘影响因素相关研究2
1.2.3化学分析相关研究2
1.3研究内容 2
2研究方法3
2.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扬尘监测数据的获取3
2.2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排放因子的估算3
2.3排放因子的校正3
2.4施工扬尘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模型建立3
3结果与讨论4
3.1施工扬尘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模型4
3.1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定量模型显著性检验4
3.2风速对扬尘浓度影响分析4
3.3温度对降尘浓度影响分析4
3.4湿速对降尘浓度影响分析5
3.5施工强度对扬尘浓度影响分析5
4小结5
致谢5
参考文献6
附表1建筑工地扬尘监测数据7
建筑工程施工扬尘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1 绪论
研究目的与意义<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气颗粒污染物逐渐成为城市污染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的问题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产生健康危害。现在已有研究论证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影响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降低心肺功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儿童哮喘病比率上升、更易于患癌症等等。在城市环境可吸入颗粒物的组成成分中,约有50%来自于土壤尘、道路尘、水泥尘等扬尘,最高可达到70%[3]。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中有大量的施工工地,施工扬尘已成为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对大气的污染不容忽视。
本研究旨在通过资料收集与文献检索、FDM模型模拟分析和典型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扬尘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降低施工扬尘源强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施工扬尘的研究国外开始的较早,主要集中施工扬尘对人体的危害评价、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源强及诱因以及排放因子等方面。国外做的较好的是对排放因子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排放因子模型,但始终没有较为普适的排放因子模型。而国内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扬尘的研究开展的较晚,与国外不同,国内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化学组分的分析、对大气颗粒物排放贡献和排放因子等方面。
2. 1 排放因子估算相关研究
排放因子是用于定量计算某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代表值,一般用单位时间、单位距离、单位体积等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量来表示。建筑工程施工扬尘的排放因子一般用单位时间、单位施工面积扬尘排放量来表示,也有学者使用降尘作为施工扬尘监测指标。目前为止国外关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大气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研究中,最具权威性的方法依然是1974年美国环保局给出的AP42法[4]。Midwest Research Institute 和 EPA’s National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Laboratory在19982001年间通过人为设计实验,进行了建筑施工中一些相关操作单元的PM10和PM2.5排放速率研究,主要包括卡车装卸碎石实验,铲土机操作实验,建筑工地往附近铺装道路粘带泥土实验以及铲土机行驶路线洒水抑制试验等[5]。但由于施工扬尘的排放受气候和施工条件的限制较大,目前国内的研究者主要使用降尘法和FluxFDM法。
黄玉虎等以北京城近郊区 40 多个建筑施工工地作为为实验对象,分别对施工工地扬尘进行降尘监测,并对不同建筑施工阶段的扬尘排放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对不同建筑施工阶段的降尘浓度数据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挖槽阶段的施工扬尘排放污染最为严重,结构和装修阶段的扬尘排放强度较弱[6]。
赵普生等选择天津某建筑施工工地,现场采集大气中 PM10、气象、路面积尘及机动车数等数据,并确定施工扬尘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 FDM 模型,计算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将计算得到的扬尘排放因子和各影响因素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施工扬尘 PM10 排放因子定量模型。[9]
1. 2. 2 扬尘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扬尘是一种复杂的源类污染物,与一般的空气污染物不同,王帅杰归纳的扬尘具有以下特征[10]:(1)扬尘是一种混合源类, 它由各单一尘源类的颗粒物混合组成;(2)部分“进入”扬尘的各单一尘源类的颗粒物的形态和化学组成一般不会变化或这种变化可以忽略, 各单一尘源类的颗粒物没有进入扬尘的部分, 仍以原来的组成和形态组成;(3)扬尘既可以视为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排放源类, 又可以视为各单一尘源类所排放的颗粒物的接受体;(4)扬尘与各单一尘源类是共线性源类, 但共线程度不同。
黄玉虎、蔡煜等按照四维通量法对呼和浩特市的部分建筑工地进行了降尘监测,并且采用微孔均匀碰撞采样器分别采集了施工现场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发现在施工现场采集的大气悬浮物粒径分布中,峰值粒径范围为 1018um,施工扬尘主要颗粒物为大粒径悬浮颗粒,另外,在扬尘浓度季节分布方面,施工引起的降尘浓度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7]。
田刚、李钢通过检测工地边界各处降尘浓度的变化,使用数据回归方法分别得出了施工扬尘水平、垂直的扩散模型,结论表明:建筑工地边界同一平面上的施工降尘浓度与高度的 2次方成反比,同一高度上的降尘浓度与监测点距中心距离的 2 次方也成反比关系。[8]
赵普生、冯银厂等选择天津某工地,同样通过现场采集数据,利用 FDM 模型,计算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并与各影响因素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施工扬尘浓度与风速、起尘材料含水率、积尘符合以及机动车活动等关键影响因素的相应关系,结论表明,风速与表面积尘含水率是影响扬尘排放的关键因素[9]
1. 2. 3 化学分析相关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5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