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温度升高对农作物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附件)

2021-03-26 13:5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全球变暖是当前热门全球变化话题,而在此气候变化下土壤有机质储存的变化是土壤方面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河北定兴典型褐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升温3度前后的培养,检测培养过程中不同播种量,播种时间,增温时段分昼夜增温和夜间增温,以及不同地块上总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期了解土壤有机碳分解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特点。利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量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探究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升温前后,播种前后,播种量不同等情况下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升温大大促进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分解和呼吸损失,这些温度培养中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培养温度的不同而异,而农业生产没有明显变化,试验土壤总有机碳损失程度分别为 :昼夜增温土 (14.16~13.62g/kg ) >夜间增温土 (13.96~13.44g/kg) >迟播夜间增温土 (13.76~13.65g/kg ) 。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土壤生物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白天比夜间更加活跃。可以认为土壤升温下的有机碳的变化不但与土壤有机碳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土壤性质控制下的生物条件的改变有关,故土壤升温下有机碳的损失不仅仅是温度对分解过程的反应速度的影响,当然,对于不同土壤间的这种差异还需从有机碳-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上做进一步的工作。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绪论
2 研究意义
3 文献综述
4 技术路线
5 材料和方法
5.1 材料
5.2 材料的采集
5.3 分析方法
5.4 统计方法
6 结果和分析
6.1 结果1
6.2 讨论1
6.3 个人观点1
6.4 结果2
6.5 讨论2
7 问题与展望
8 鸣谢
参考文献
图1 技术路线
图2 实验土小区分布
表1 试验材料
表2 不同处理土壤生物量
表3 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
不同温度下,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引言
1.绪论:
2.研究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的碳循环影响重大,气候变暖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土壤呼吸,以释放出更多的CO2进而减少土壤碳储存,另一方面植被碳库向土壤碳库的流动增加从而增加土壤碳库,这两种作用在不同生态系统的比重不同,在全球尺度上表现为土壤碳库的减少(徐小锋,2007)。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的影响重大,是土壤碳和大气碳交换量改变,从而进一步加剧或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因而,在了解了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碳储量、与其含量变化机理的知识基础上,我们想通过试验研究土壤碳贮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程度,其对预测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策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3.文献综述:
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1]。大气CO2的源汇效应受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极大[2]。1973年Leith提出升温10°C对植被碳库变化的影响幅度将近在12倍间,他建立了植被碳库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关系, [3]。1944年Kirschbaum认为升温下土壤有机碳库的损失幅度远远大于植被碳库,且高温度地区较不敏感而寒冷地区极其敏感,他利用文献上土壤培养的资料,首先建立了无水分限制条件下不同地带土壤有机碳分解对升温的响应关系, [4]1999年Leirois等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分别研究了西班牙Galicia地暗色森林,美国大湖区森林灰化土和土,美国Massachusetts州Harvard地灰化土等全土或不同层次有机碳分解或CO2释放对土壤升温的响应[57]。他们的结果表明升温10°C可提高原有有机碳呼吸速率2倍。这些研究尚未涉及农业土壤。吴金水等利用自主建立的SCNC模型研究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和亚热带耕作土壤有机碳状况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并预测到2050年,气温升高1.5~3°C,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黄土高原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的耕作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将分别下降3.6%~9.4%和5.6%~10.9%[9]。
本研究试图探讨:1小麦土壤有机碳库对于温度升高的响应即其幅度;2这种响应在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播种量,不同增温方式以及不同地块区域的不同情况下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原因。以期对于全球变化下我国农业土壤中有机碳的稳定性的研究,以及阐明区域土壤的特点对于全球变暖的响应机制积累依据。
4.技术路线:

图1 技术路线
5.材料和方法:
5.1材料:
试验土壤取自中国气象局河北定兴固层农业气象实验站(39°08’N,115°40’E)实施,该地区年均气温11.7°C,年均降水量551.5mm,属于中国冬小麦主产区黄淮海麦区,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和夏玉米;土壤为典型褐土。大田的增温方式:采用红外线辐射器作为试验土壤的增温装置(2324)。将该增温装置放置在样地上方,并通过红外线辐射增温。该实验样地所处的耕作土壤环境与室外耕作土壤条件基本一致。增温的装置设放如下:在增温处理样地上方距地面2.3m高处悬挂3根带有不锈钢反射灯罩的红外线灯管(220V,500W/根),其照射范围刚好覆盖冬小麦冠层。增温处理较对照夜间冠层附近气温增加2.2~2.5°C。
西


1
25kg
1
25kg
2
25kg
3
2
22.5kg
1
22.5kg
2
25kg
4
3
22.5kg
3
22.5kg
4
20kg
1
4
20kg
2
20kg
3
20kg
4
5
6
昼夜增温
1
夜间增温
1
夜间增温
2
7
昼夜增温
2
夜间增温
3
夜间增温
4
8
昼夜增温
3
夜+迟
1
夜+迟
2
9
昼夜增温
4
夜间+迟播
3
夜间+迟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5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