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土壤质地空间分异及与其他土壤属性相关性分析【字数:14691】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1.1 土壤质地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
1.2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2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4
1 研究区概况 4
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
2.1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4
2.2 环境因子 4
3 研究方法 5
3.1 分类回归树 5
3.2 统计分析 5
3.3 空间预测制图 6
第三章 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7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
2 典型剖面点空间分布特征 7
3 土壤质地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8
3.1 海拔因素的影响 8
3.2 土壤类型的影响 9
3.3 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10
4土壤质地与其他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11
第四章 东北地区土壤质地类型空间预测 13
1 土壤质地类型统计 13
2 CART模型的建立 13
3 土壤质地空间预测结果 15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7
1 结论 17
2 特色与创新 17
3 问题与展望 17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2
基于GIS的土壤质地空间分异及与其他土壤属性相关性分析
摘 要
土壤质地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不同粒径的矿物颗粒构成不同的质地类型,其影响着土壤的其他理化性质,决定了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以及物理化学过程。土壤质地的空间分异存在尺度效应,即在不同尺度上,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目前的研究多针对于中小尺度,本文尝试对百千公里大尺度的研究区进行土壤质地空间分异的研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目前对于该地区土壤质地空间分异的研究较少,了解该地区的土壤质地情况并丰富相关研究,有助于农户精准控制水肥用量,为土壤质量评价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农业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中国土种志》中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典型剖面点数据对该区域土壤质地的空间分异情况进行基础统计分析,并探讨土壤质地与其他土壤属性的相关性。采用CART决策树模型,结合高程、土壤类型、年降水量等环境因子预测研究区的土壤质地分布情况,同时分析其成因及影响因素,并利用ArcGIS进行制图。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
(1)研究区内粘壤土分布最广泛,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地区,粘土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松嫩平原和东部三江平原地区,壤土分散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砂土在西部有零星分布。
(2)决策树结果显示,该研究区土壤类型对于土壤质地的分异有显著影响,其次是降水和土地利用类型,NDVI和高程因素影响较弱。
(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质地对土壤中有机质、pH、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土壤中砂粒的含量与土壤养分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60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