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市某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工程设计(附件)

2021-05-16 12:3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南京地处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门户城市,属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市农村地区水质恶化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大量畜禽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塘,使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当地自然环境正受到严重的威胁,并且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基于上述原因,本设计在充分调研该市某村水文地质、受纳水体水质资料、人口分布和气象条件的情况下,对包括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的整套排水设施进行了设计。其中,对进水水质、出水水质进行分析,选择以人工湿地为主体的生态处理工艺,污水经处理后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2
1污水管网设计3
1.1项目概况 3
1.2设计依据 3
1.3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3
1.3.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3
1.3.2排水管网布置形式4
1.4 排水体制选择的一般原则4
1.4.1合流制排水系统4
1.4.2分流制排水系统4
1.5本设计中排水体制的选择5
2.污水管道系统设计5
2.1总平面布置5
2.1.1污水管道平面布置的一般步骤5
2.1.2本设计中室外生活污水管道的布置6
2.2管道流量及水力计算7
2.2.1污水管道设计参数7
2.2.2污水设计流量计算8
2.2.3管段水力计算10
3.污水处理工程14
3.1工程概况14
3.1.1项目背景14
3.1.2设计依据14
3.2污水水量计算14
3.3进、出水水质分析14
3.3.1进水水质14
3.3.2出水水质15
3.4工艺流程的选择15
3.4.1几种主体处理工艺对比分析15
3.4.2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方案17
3.4.3预处理工艺的选择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7
3.4.4主体工艺的选择及分析18
4设计计算书22
4.1集水井22
4.2调节池22
4.3水解酸化池24
4.4接触氧化池25
4.5人工湿地设计28
5技术经济分析33
致谢39
参考文献39 南京市某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及处理工程设计
引言
绪论
农村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大多农村污水没有进行收集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造成农村环境恶化。
农村污水主要特点为:①农村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污水的混合污水,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但水质水量变化较大;②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没有排水收集管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难度较大。
2005年建设部《村庄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对全国部分农村的调查显示,96%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80%的村庄垃圾堆放在路边甚至水源地、泄洪槽及水塘边,这严重危害饮用水源安全和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污水管网建设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些地区只重视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忽视污水管网建设,导致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民生工程变成了“晒太阳工程”。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一定要确保厂管同步、管网先行。
总的来说,目前农村污水收集模式主要有集中收集模式、分散收集模式和管网截污收集模式。靠近镇中心的地区,在近期能接入城镇污水处理收集管网的,可先进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该处理模式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特点。目前,正在筹备的不少镇(街道)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已经将部分城郊村的污水纳入收集范围。对于距离中心城区和污水处理厂较远的村庄,长距离输送管道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十分高昂,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处理所有农村的污水是不现实、不科学和不经济的。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生态处理系统,具有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技术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处理效果良好等特点,对小城镇污水处理极具优势。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试验到实例工程的应用。在国内先后在深圳、云南等地建立了规模很大的示范工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运行管理经验,确定了完整的技术分类系统,明确了各种类型的工艺特征、技术要点与工程参数,为小城镇推行这一技术提供了技术保证。
1.污水管网设计
1.1项目概况
该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紧邻牛首山,是全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五朵金花”之一,该村现有人口总数:129人(村庄类型:经济条件好,室内卫生设施齐全),地势北高南低(总平面图见图11)。该村所在地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远,适合分散式处理,旱木山南侧有较多的河塘,可作为污水的最终受纳水体。
自然概况:该村土壤种类属黄棕壤,年平均降雨量约1081.4毫米,相对湿度76%,无土壤冰冻现象,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温度1516℃;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
图11 总平面图
1.2设计依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五册-城镇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排水工程(第四版)-上册》. 孙慧修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4)《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
5)《村镇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7)《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 122:2001
1.3 排水管网系统规划布置
1.3.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6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