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不同改良剂对cd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附件)

2021-08-21 15:4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品质的安全性。为了给土壤镉污染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从改变镉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减少植物对土壤中金属镉的吸收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四个种类(猪粪炭、凹凸棒黏土、秸秆生物炭、降镉有机肥)、六种组合配施方式的改良剂对苏南、苏北两种镉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粘土对两种土壤的重金属镉有效性的改良效果都不显著;配施猪粪炭对两种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猪粪炭与凹凸棒黏土的叠加配施方式并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秸秆生物炭单独配施时仅对肥力较高的苏南土壤有较好的改良效果,但它与凹凸棒石粘土共同配施则表现出协同作用,对两种土壤均有较好的改良效果;降镉有机肥对两种土壤也都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效果较猪粪炭和秸秆生物炭次之。研究结果为农业生产实践中如何有效控制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words 2
1.绪论 2
1.1 选题背景 2
1.2污染现状 2
1.3镉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 2
1.4土壤基本性质对镉形态的影响 3
1.4.1土壤pH值对镉形态的影响 3
1.4.2土壤有机质与镉 4
1.5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现状及本研究的意义 4
2 材料与方法 4
2.1样品的采集与污染土制备 4
2.2 改良剂的选用与配施方法 5
2.2.1改良剂的基本信息 5
2.2.2改良剂的配施方法 5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
2.3.1测定流程 5
2.3.2统计方法 5
3 结果与分析 5
3.1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pH值的影响 5
3.2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6
3.3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7
3.3.1苏南培养土有效态变化情况 7
3.3.2苏北培养土有效态变化情况 7
3.4苏南培养土土壤镉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形态分布情况 7
3.4.1苏南CK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7
3.4.2苏南O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8
3.4.3苏南Z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9
3.4.4苏南J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9
3.4.5苏南Z+O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0
3.4.6苏南J+O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1
3.4.7苏南JG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1
3.5苏北培养土镉形态分布情况 12
3.5.1苏北CK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2
3.5.2苏北O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2
3.5.3苏北Z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3
3.5.4苏北J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4
3.5.5苏北Z+O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4
3.5.6苏北J+O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5
3.5.7苏北JG组培养土土壤镉形态分布情况 16
3.6两种土壤产生不同改良效果的分析 16
4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不同改良剂对Cd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引言
1.绪论
选题背景
镉元素是五毒元素之一,在环境中一般含量很低,目前作为一种基本原料,普遍地被使用在电镀工业、化工业、电子工业和核工业等领域。若环境受到镉污染,镉很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它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进入人体后,会积存在人的肝脏、肾脏中,会严重影响到人体肝、肾中的酶系统功能,导致肝脏疾病、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软化、萎缩变形等。被列为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于1955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的“痛痛病”事件的原因就是摄入镉污染的水源导致的慢性镉中毒,中毒者腰背疼痛、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患者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疼痛而死。
土壤镉污染是导致慢性镉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镉污染具有滞后性、隐蔽性等特点,它与许多其他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相似,很难从对土壤的直观观察感受中判断出污染的有无,只能在一定的时间积累后从动物或人类的身体反应中体现出来,包括“痛痛病”也是在导致污染的工厂开采结束后二十年才出现了大面积的人群发病[1]。
本研究针对近年来一直有很高关注度的土壤镉污染问题,通过对镉污染土壤施加不同改良剂前后的基本性质和镉元素存在形态变化,探究不同类型、不同组合方案的改良剂与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及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甄选出较为表现优秀的改良剂施用方案,对于实际生产中对农用土壤的镉污染改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污染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中,最严重的是无机污染物超标的情况,而五级污染物中又以镉污染为首,点位超标率达7.0%,在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中,例如耕地、林地、草地等,镉都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2]。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上化肥过度施用、污灌等现象明显、工业上含镉废气排放现象普遍,多地区土壤镉含量严重超标,最终产出的作物中的镉含量也达到了国家标准控制值的数倍之多。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更是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表明,水稻的生长发育指标和品质指标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镉污染土壤的影响:在淹水条件下,当土壤中镉含量为4.48mg/kg时,糙米中的镉含量就已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的含量上限;而当土壤中镉达到20.84mg/kg时,水稻的经济产量减产甚至可达10.56%之多[3];早在1989年就有报道显示,我国11个灌区有面积达12000hm²的农田被金属镉污染,沈阳张士灌区一闸的土壤中镉含量已高达57mg/kg[4],产出的稻米的镉含量也达12mg/kg,已经远远大于无公害稻米重金属含量标准规定的0.2 mg/kg的限值。如何控制土壤镉污染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生存健康安全、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hxyhj/6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