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甲醛去除剂MJQ2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2020-11-13 22:1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引言 1
1.1 甲醛的来源 1
1.2 甲醛的危害 2
1.3 甲醛污染的处理方法 3
1.4 甲醛清除剂 6
1.5 甲醛清除剂类产品的种类及其机理 6
1.6 甲醛清除剂类产品的去除率对比情况 7
1.7 凹凸棒石粘土 8
1.8 本课题研究方向 10
2实验部分 11
2.1实验仪器 11
2.2实验药品 11
3实验结果与讨论 12
3.1改性剂的选择 12
3.2改性剂最佳用量的选择 13
3.3震荡时间的研究 14
3.4甲醛静态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15
3.5几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比较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可疑致癌物的甲醛已于2004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lARC)列为第一类致癌物质。甲醛易引起人类的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窦癌,可引发白血病。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和涂料,尤以人造板材、胶粘剂为甚。人造板材包括饰面人造板材、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复合地板等,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有甲醛的酚醛和脲醛树脂,板中残留及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五年,是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主体。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设备和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1.物理吸附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多孔性物质通过物理吸附而除去甲醛。最常用的是活性炭,此外还有分子筛、膨润土、珍珠岩、方石英。气态醛类很难利用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特别是对低浓度的气体,吸附平衡后,稳定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差,容易脱附,易受温度变化和甲醛浓度变化的影响。
化学中和技术,目前一些公司研制出的各种除味剂和甲醛捕捉剂,一般采用络合技术,破坏甲醛的分子结构来达到目的,但成本过高,尚末结合装修工程使用。由于甲醛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可以在负载有能与醛类相结合的反应试剂且具有吸水性的载体表面实现,本实验将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研制出吸附反应型甲醛消除剂。该产品由吸附剂和反应剂复配而成,甲醛在去除剂上同时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最终使甲醛转化成无毒、无味的物质。本实验采用凹凸棒土作为载体,由于凹凸棒土的结晶习性、结晶形态、沉积方式和内部孔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赋予其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使其能够在工业中用作除臭剂、助滤剂、净化剂、脱色剂及载体等。如经化学处理后的凹凸棒土对油脂、矿物油和植物油中的有色成分、有害成分和臭味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同时它对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味气体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利用凹凸棒土吸附甲醛以往鲜有报道,实验结果表明,此消除剂消除甲醛彻底,能长期有效地除去大量的醛类物质,使室内甲醛的浓度迅速降低,使用方便,无污染。使用后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价格便宜适合家庭使用。
1.1 甲醛的来源
1.1.1 来自室外空气的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产生一定量的甲醛, 但是这一部分含量很少。据有关报道显示城市空气中甲醛的年平均浓度大约是0.005-0. 01 mg /m3, 一般不超过0.03mg/m3, 这部分气体在一些时候可进入室内, 是构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一个来源。
1.1.2 来自室内本身的污染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是来自:  .
1.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由于目前生产装饰板使用的胶粘剂以脲醛树脂为主,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是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   
2.用人造板制造的家具,一些厂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使用不合适的板材,在粘接贴面材料时再使用劣质胶水,结果顾客买回家去,等于买回了一个小型废气排放站。   
3.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   
4.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
1.2 甲醛的危害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 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 时, 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 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 ,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 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人类有70%的病症与室内环境有关,我国每年有12万人死于室内污染,90%以上的幼儿白血病患者都是住进新装修房一年内患病的。
1.2.1 刺激作用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甲醛,主要表现为对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依据病情轻重,患者出现流泪、咽痛、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1.2.2 致敏作用
皮肤接触一定剂量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呼吸道吸入一定剂量甲醛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
1.2.3 致突变作用
高浓度甲醛是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持续接触高浓度甲醛,导致多种肿瘤发病率增加。
甲醛的危害大,对于孕妇和儿童而言,最好远离甲醛环境。因此,室内甲醛的治理至关重要。据国际室内空气质量与气候协会的专家称,目前治理甲醛最好的方法就是室内补充空气负离子。空气负离子可以与空气中的甲醛发生反应,将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甲醛的危害。
1.3 甲醛污染的处理方法
1.3.1 室内通风 
室内通风是清除甲醛行之有效的办法,可选用空气换气装置或自然通风,这样有利于室内材料中甲醛的散发和排放。室内通风要注意根据季节、天气的差异和室内人数的多少来确定换气频度,通常在春、夏、秋季都应留适当的通风口,冬季每天至少开窗换气30 min以上,但其只用于污染较轻的场合。 
1.3.2 控制室内温度、湿度 
经研究发现,甲醛的释放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由30℃降到25 ℃可降低甲醛50%,相对湿度由70%降到30%时甲醛量降低40%,温度和湿度效应降低室内甲醛量主要是靠降低污染源的扩散。要使室内材料中的甲醛尽快释放,就应增加其温湿度,因此一般在刚刚装修的房中采取烘烤的方法或在室内摆放一盆清水可使甲醛加快释放。要控制室内甲醛浓度就要降低其温湿度。 
2.2 实验药品
表2-2 实验药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yyhx/2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