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1,3,3,5四四唑戊烷与mg(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字数:11816】

2022-11-30 19: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是由1,3,3,5-四四唑戊烷(H4-tetrazole)与碱土金属盐Mg(NO3)2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得的,通过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单核结构,配体H4-ttzp是二齿配体,通过两个四唑上的两个氮原子鳌合作用连接一个Mg(II)离子,形成了一个六元环状结构,Mg(II)离子是六配位,配位构型为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单核分子通过氢键连接从而形成了一个三维结构,在室温下研究了该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发现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来自于配体。
目录
1.前言 1
1.1配位化学综述 1
1.1.1配位化合物的发展简史 1
1.1.2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2
1.1.3配位化合物的简介 2
1.1.4配体的分类 6
1.1.5配合物的应用 7
1.2 有关Mg(II)配合物的研究概述 10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2
2.实验部分 13
2.1 仪器和药品 13
2.1.1 药品 13
2.1.2 仪器 13
2.2 1,3,3,5四四唑戊烷与Mg(II)配合物的合成 13
2.3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晶体结构的测定 15
3.结果与讨论 18
3.1 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的制备 18
3.2 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的红外光谱分析 20
3.3 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的晶体结构分析 21
3.4 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的荧光性质研究 22
3.4.1配体H4ttzp的荧光光谱 22
3.4.2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的荧光光谱 23
4.小结 24
致 谢 27
1.前言
1.1配位化学综述
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门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配位化学以成为无机化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配位化学的创建是以1893年维尔纳(A.Werner)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为标志。从化学的发展史来看,配位化学已经有了接近200多年的历史,在这接近200年的历程中,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配位化学在化学的大世界里飞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配位化学与各个学科相互交联,相互发展,衍生出了多个新型学科。配位化学又有了新的中心和创新生长点。接下来将展开对配位化学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1.1.1配位化合物的发展简史
自从配位化合物被记载以来,已经过去了几百余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配位化学的影响力也愈来愈大。
配位化学作为无机化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在20世纪40年代便初具雏形,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世纪。历史上第一个被记录在案的配位化合物是18世纪的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1704年),其化学成分为Fe4[Fe(CN)6]3,这是一种无机颜料,是通过在铁锅中将含有氨基酸的动物废料与苏打混合加热而偶然得到的;此后,Macquer以通过普鲁士蓝与钾碱的作用得到了黄血盐(1753年)。大约在18世纪60年代,Lewis利用六氯铂酸钾在水中的难溶性精炼铂。由Tassaert于1798年发现的钴氨橙黄盐[Co(NH3)6]Cl3在化学文献中有清楚的描述。后来,又发现了CoCl35NH3、CoCl34NH3、CoCl35NH3H2O和铂、钴、铁、镍、铬等元素的配合物。
英国物理学家J.J.Tomson在1897年证实了电子的存在,从此人们开始对原子的结构进行探索。1911年,E.Rutherford通过α粒子穿透金箔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模型。随后其在1916年发表的论文奠定了现代价键电子理论的基础;该论文不仅论述了通过填满电子壳层实现形成离子的过程,也提出了通过两个原子间共享两个电子形成现在所谓的共价键的概率。随后,I.Langmuir于1919年提出,两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可以来自同一原子;G.A.Perkins称这种共价键为“借用合间(borrowing union)”,T.M.Lowry称之为“混合双键”或“给予键”,因这种键是通过配位基团把电子对贡献给金属的价壳层来实现的,N.V.Sidgwick又把它称为“配位键”。
1.1.2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由于配位化学与多个学科相关联,随着科研的需求不断扩大,对配位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也在不断地扩大。正是由于配位化学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其合成出来的配位化合物的数目和种类也越来越多,科研者也发掘了越来越多的合成配位化合物的方法。而由于高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性能新颖、结构特殊的配合被合成出来,与此同时一些特殊的合成方法也被开发出来。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配合物的制备,新配合物的合成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凭经验、尝试和努力来完成。一般来说,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两种及以上的化合物通过反应而制得配合物的方法,比如本文论述的关于制备配合物[Mg(H2ttzp)(H2O)4]5H2O所采用的方法就为直接法;而间接法则是从配合物通过各类化学反应而合成配合物的方法,下面将具体提出制备配位化合物的各类方法。
①加合、取代和交换反应
经典配合物的制备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两种。间接法是从配合物出发通过各类化学反应间接的合成配合物的方法,如采用氧化还原、取代等反应,而直接法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简单化合物(不是配合物)反应直接生成配合物的方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yyhx/8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