璨江艺术交流中心(附件)【字数:4189】
目 录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1
选题意义1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2
2.2 调研结论2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3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3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4
4.2 设计形式5
结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 课题简介
1.1 选题背景
现如今,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工业厂房是工业化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是生产科技的原装试验地,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设计部分为旧船厂的空间设计,是为了做出一个贴合整体风格舒适的休闲场所,在空间上满足人们的协作学习,相互讨论;可以授课的地点场所;并且能够提供阅读和安静自习空间,从而能够大大提升人们学习效率的空间场所。
我们对南京的一处厂区——南京金陵船厂。通过对其周边环境的分析,通过对环境设计的学习再利用其手法对其进行改造,最大努力的将其打造成长江边上的一个公共艺术交流中心,并通过此次设计提高自己的对专业的认知,提升自身对环境设计的认识,更加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力。
此次项目定名为《金陵船厂旧厂区改造——璨江艺术交流中心》,有五人团队共同完成,本人负责分项为广场改造部分,承担场景建模工作。
1.2 选题意义
首先建筑前广场作为公共交流一个必不可缺少的功能区,是满足市民活动需要的休闲多功能综合体,当代厂房厂区改造是集游客,市民于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体的多元化综合体,故此金陵船厂旧厂区改造设计研究希望能对其他类似的改造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此次搞糟打破大多数的传统设计模式,更是大胆的从地区环境跟地域文化入手,希望能给城市建设,给城市改造注入新的灵魂。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
1.项目概况
2.现状分析
3.景观分析及周边分析
2.1.1项目概况
金陵船厂共有三个厂区,南京厂区坐落在南京长江大桥东南侧,厂区占地30余万平方米,船台占地2.6万平方米。是一座即将搬迁的船厂厂区,是沿江的重要历史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改造后该处将成为一个集文化、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公共交流中心,将为人们提供一个观江景、赏历史、品文化的休闲好去处。
2.1.2 现状分析
厂区现为正在运营,即将搬迁企业,厂区并非为闲置,故此损毁情况并不严重,厂房结构稳定,厂区路面较为整洁,厂区内龙门吊,塔吊都在运行中。船厂有机械 金融专用设备 保险柜 等产品,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技术力量雄厚,所以改造方向、方式、方法,有各种形式,按照此前的规划,金陵船厂的生产制造线将搬到仪征,原厂打造船厂文化创意区,体现船厂工业遗产价值,区域内保留船舶下水装置,工业建筑和设施,利用保留的工业建筑和新建建筑,提供创意,创造艺术交流中心。
2.1.3景观分析及周边分析
本次改造的建筑前广场,场地面积开阔,周边没障碍物顾及,场地可发展方向多,所以理想方向为下沉式广场结合景观树池。
2.2 调研结论
本次调研发现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靠江,紧挨地铁,周边设施完善。厂区主要存在建筑材料老化,设施陈旧,道路景观较少,绿化面积不够。,需要重新设计规划,在改造过程中要保留厂区原有风貌,结合新兴材料技术,让老建筑焕发光彩。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
此次紧邻长江,作为还在运行即将废弃的工业遗存,独特的江景值得利用,自然条件优越,远离市区,是个适合休闲,艺术交流的有价值的地区,为未来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就厂房前广场本身而言,相比于普通的民用建筑,具有大跨度的外部空间,在改造时可以根据需求对空间进行自由划分,创造丰富的内部空间。但是项目单一独立,周边为居住区,没有公共交通,难以形成规模并集聚大量人气。车行通道较窄,行车、停车、人流疏散、货运通道处理度较大。
3.2设计构思及创意
在保留工业遗存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首先在以后的改造中应呈现出船厂跟其他的长房的独特文化,保留船厂的痕迹,又由于它又是在现代高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建筑,周边特殊的临江位置以及丰富的文化设施赋予了这边场地的可改造价值的特殊性。
改造后这座融合了历史记忆结合时代精神的交流中心将成为长江河畔一座新地标,是长江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完成新旧之间的融合,是一次新旧直接的对话,它与老厂房之间充分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新旧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前所未有的。
广场的改造需要更加贴近船厂的文化以及船厂元素,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满足全新的功能要求,创造积极的休闲空间,呼应室内空间,相得益彰,在充分体现场所精神,还可以使临江场地,广场,建筑外立面,以及厂房内的展厅更好的融合,整合好外部环境及交通,将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新元素在材料、形式、尺度上呼应旧建筑,使新老元素达到协调统一,使得厂房在历史的痕迹中能在这喧嚣的城市成为一座更好的艺术交流中心。
具体意向图如下:
整体风格取向
小品叠水方面下沉广场取向
3.铺装意向取向,以及广场大致排布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
建筑周边广场改造,不是盲目的填充空间骨架,而是在对具体环境问题的分析中而来,从定观的方案定位到微观的具体细节处理都体现了其所处地域的特点。通过时代特征、新时期下沉广场特色、城市结构及基地环境等客观条件的深入分析,探寻周客观环境与项目创作之间的内在 统一联系,确定方案构思方向。
故此在建筑前广场利用临江的特点,引水的便利,将江水引入,在广场分为两个部分,右侧结合下沉式广场,更能体现广场的层次感,在下沉广场中设计景观群,供人休息,娱乐,嬉戏,畅谈等等,配合特殊的铺装,能广场在建筑的观光桥上向远处眺望时,眼前一亮,在圆形广场的上部,特殊设计了一部分蝶形交叉铺装,一是贴合圆形广场的铺装,二是在 铺装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在上面的停留休息功能,更能观赏夜景的喷泉广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44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