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艺途·残障儿童艺术学校建筑外观与景观设计(附件)【字数:6475】

2023-09-28 16: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作为残障儿童中特殊的一支——智力障碍儿童,先天或后天的身体创伤让孩子们成为身心备受摧残的一个特殊群体。众所周知通过艺术治疗(美术治疗、音乐治疗等)可以治愈或缓解他们的心理创伤。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由于智力障碍人群的特殊性,每一个智力障碍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成员的陪护,受影响的人数成倍扩大。其中,中轻度智力障碍人数占大多数,虽然一些智力障碍的成因不可控,但是经过一定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预防次级伤害的发生,降低智力障碍带给的不良后果。渴望参与游戏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不论是正常儿童亦或者是有残缺的儿童。其实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于为人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使空间最大程度的满足于人的各种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空间种类越发繁多,但是能够适应儿童的游乐空间却少之又少,大多数智障儿童对于户外游戏场是望而却步的。本文通过对智障儿童的生理、尺度以及心理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分析,整理归纳了智障儿童的各类资料及数据,从“以人为本”出发,针对现有智障儿童艺术疗愈存在的问题,对适应智障儿童的游戏空间加以理解,同时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智障儿童这一方面,从而为智障儿童探索到更多更好的游乐和学习空间。
目 录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1
选题意义2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3
2.2 调研结论4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5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5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8
4.2 设计形式9
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 课题简介
1.1 选题背景

图111现场调研
2017年暑假因为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条公益朋友圈,内容是为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筹款,捐一元钱可以得到一张他(她)们的画做手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机屏保。每一副作品都太优秀了,让我很好奇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深入了解后,结识了一个为了他人能有尊严的活着而努力的团体一一无障碍艺途WABC,一家民办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主要为这些孩子提供免费的艺术潜能开发课程。在这里,一改以前对智力残疾人群的看法,我们潜意识里,脑瘫孩子通常自怨自艾、抱怨父母、语言中伤亲人、甚至自伤等行为也屡屡发生。为了缓解这一不良现象,寻找走入脑瘫儿童心灵的路径,理解和保护特殊需要人群的美丽小世界,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意识到他们的纯净,自由和美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意识到对残疾人的保障较落后的实际情况,因此越开越多的城市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仅仅是迈出了一步,城市中对于残疾人设施的破坏比比皆是,占用盲道、毁坏残疾人设施的情况比比皆是。以往,国内的儿童游戏场中对于残障儿童的考虑几乎空白,大多数游戏场所为健全儿童的玩耍空间,或者是一些收费性的游乐场,能力有限的残障儿童对于这一类儿童游戏空间是望而却步的。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艺途.残障儿童艺术学校建筑外观及景观设计》,由于整个项目的规划面积过大,任务量重,所以整个课题小组由三名成员分工完成,本人主要负责游戏设施及小品设计,再交由其他组员完成相应的部分,最后一起完成实体模型的制作。希望通过不同的空间使用,使得智障儿童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从单一的室内活动延伸到室外多种环境中去,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乐趣,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游戏空间,像正常的儿童一样。
1.2 选题意义
智力障碍儿童的美术教育方式研究对智力障碍人群、家庭、社会,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智力障碍方面的教育有着多方面的研究意义,这里分别从社会价值、研究价值、个人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社会价值角度来说,有助于社会稳定,建造和谐社会。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所有学龄人群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存在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完结以后的特殊人群,处于一种无机构监管、教育的状态,如果又是智力障碍等精神疾病,就更成了弱势中的弱势群体。所以无论是增加大众对此人群的认知,还是对该人群病情进行改善,都有助于社会、大众接纳此类特殊人群与家庭。
第二,对于美术教育的教育取向具有一定研究价值。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美术教育的教育取向(以美术作为教育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的功能,用于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意志力和创造性等方面。
第三,从智力障碍儿童病情恢复与改善的价值来说,具体有以下意义:首先,通过艺术媒介与其沟通并进行积极诱导,利用艺术的陶冶促使其心理各因素得以合理的释放与控制自我情绪,增强自我情绪与情感的控制,促进情感健康发展。其次,通过绘画艺术进一步使其能够增长注意力、集中力的时间,使用图像提高其图像记忆的能力。并在课堂增加时间、天气等概念,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增加其沟通表达方式,激发创作力。由于智力障碍的部分人群难以使用语言与人沟通,通过学习绘画艺术可以使其增加表达的方式,刺激其视觉感官,激发创造力。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
《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关于残障儿童的权利体现在多方面,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同样享有参与游戏、娱乐、体育活动等的平等权利;在公共服务方面也提出残疾人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想用社区服务及设施等,并应当确保该设施或服务能够适应残疾人的需求。
此外,美术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补偿教育和矫正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具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训练,能矫正学生的感知缺陷和小肌肉群的活动障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制作和审美能力。近几年,“艺术治疗”的非语言性的心理治疗逐渐被人们所认可,针对智力障碍或伴随自闭症、脑瘫等的美术治疗也在临床康复中得以实践。

图221 调研拍摄 图212调研拍摄
此次调研了的成功南京两家相关机构和学校案列,以此从中学习宝贵经验。
场地一:WABC无障碍艺途组织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应天大街的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中有一家非营利的公益机构在帮助残障儿童接触艺术,“WABC无障碍艺途组织”。他们倡导艺术表达生命,为爱艺术疗愈。帮助中国的3000万特殊家庭寻找幸福的方向。这也是我们本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之一。艺术对于治疗精神疾病和心灵创伤本就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起自身的艺术潜能也会的到开发,有助于残障儿童自信心的建立和增长。和孩子们一起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于艺术的渴望和对于获得他人认可的希望。(图211、图21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44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