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19852015年中国三大经济圈生态足迹时空格局研究【字数:7754】

2024-02-24 16:2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生态足迹以定量的方式反映某特定区域人口生产生活的消耗量。衡量经济圈的生态足迹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主力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都过度依赖于资源的消耗,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研究时期内京津冀的生态赤字最高,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处于生态赤字,两个经济圈之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小。从时间序列上看,三大经济圈人均生态足迹在1985年至2015年呈增长趋势;其中1985-1995年是快速增长时期,1995-2005年是缓慢增长时期,而2005-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略有下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数据与方法2
1.1研究区域概况 2
1.1.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
1.1.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
1.1.3京津冀城市群 2
1.2生态足迹模型的指标体系 2
1.3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方法3
1.3.1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3
1.2.2 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3
2.1 生态足迹时间变化规律3
2.2 生态足迹空间分布规律 6
3 讨论8
3.1 生态足迹时间动态的驱动因素 9
3.2 生态足迹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9
4 结论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19852015年中国三大经济圈生态足迹时空格局研究
引言
引言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经济圈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1,2],例如美国的纽约区、芝加哥区和洛杉矶区和日本的东京区、坂神区和名古屋区[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作为三大经济圈,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引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4]。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经济水平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可以用可持续发展水平来衡量,人文发展指数[5]、绿色GDP[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7]以及生态足迹等指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标体系应运而生。其中,生态足迹作为定量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其简明、直观和易操作性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工具。
国外对于生态足迹的研究开始较早,大多针对国家[8]、地域[9]等大尺度研究。大尺度研究有利于对某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进行宏观的估测及调控,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国内对于生态足迹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建立预测模型[1012]、提出新概念[1315]以及改进生态账户和生态足迹方法模型[1618]。建立预测模型改善了生态足迹缺乏预测性的缺点,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预测提供依据。但仅以生态足迹作为衡量指标判定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会将生态足迹与其它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承载力的指标结合进行研究。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沿江沿海的“T”字带交汇处。根据2016年国务院批准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及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26个地级市。具体城市为: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盐城、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金华、舟山和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滁州、宣城和池州。
1.1.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 、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9个城市,2016年新规划扩容汕尾、清远、云浮、河源、阳江5个城市,一共14个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但本研究不包括新规划扩容城市。
1.1.3 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由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共8个地级市。
本研究以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区域,以地级市为空间单元,衡量地级市尺度上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制约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是三大经济圈,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准确地衡量并预测经济圈的生态足迹有利于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平衡。
1.2 生态足迹模型的指标体系
依据Wackernagel[19]确立的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指标体系。生物资源账户中的产品类别有几百种细分指标,由于本研究时间序列较长且空间单元较小,生态足迹核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计算(见表1)。粮食、油料作物、谷物和棉花的消费量代表耕地,水果和木材代表林地,水产品代表渔业用地(即水域),肉、奶、禽、蛋的消费量代表草地,区域用电量代表建设用地,原煤、原油和天然气折算成标煤量后代表化石能源用地。
生态足迹账户中的数据都源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世界平均产量数据源自《世界统计年鉴》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stat官方网站。2005年和2015年的均衡因子分别取:耕地2.19、林地1.38、草地0.48、渔业用地0.36、建筑用地2.19、化石能源用地0;1985年和1995年的均衡因子分别取:耕地2.83、林地1.15、草地0.54、渔业用地0.22、建筑用地2.83、化石能源用地0。由于能源折算系数在时间序列中基本稳定不变,参考 Wackernagel[20]的研究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附录,本研究中19852015年的能源折算系数采用相同标准。其中原煤、原油、天然气的折算系数分别为:20.934GJ/t、50.2GJ/t、38931KJ/m3、3596KJ/kwh。
表1 生态足迹核算指标
Table 1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footprint
账户
生态足迹指标
纳入账户的生物性资源和能源类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56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