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物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形态结构的影响【字数:7353】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试验材料 2
1.1.1供试有机物料 2
1.1.2供试作物 2
1.1.3 主要仪器 3
1.1.4主要化学试剂 3
1.2采样地点 3
1.3实验设计 3
1.4采样方法 4
1.5测定指标及方法 4
1.6技术路线 4
2 结果与分析 5
2.1不同有机物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
2.2不同有机物施用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6
2.2不同有机物施用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6
2.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含量的影响 6
2.2.2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不同有机碳活性组分比率的影响 7
2.3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总有机碳的相关分析 8
3 讨论 8
4 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不同有机物施用对土壤有机碳形态结构的影响
引言
引言 旱地红壤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东部大致位于北纬22°34°之间,西部大致位于22°30°之间的丘陵岗地上,长期以来由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于化肥的大量施用及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利用,旱地红壤的酸性、粘性、板瘠、旱特征明显,土壤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当地农业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减施化肥、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是该区农业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1]。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土壤有机碳是由一系列存在于土壤中、组成和结构不均一、主要成分为有机化合物的物质组成[1]。土壤有机碳在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有机碳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碳中的碳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和活动;促进植物的生理活性;减少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2]。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缓慢,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人为的因素影响最为明显,例如,耕作的方式与施肥的方式等。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土壤有机碳研究的快速发展,并成为土壤学家近几年的研究重点,近年来以土壤有机碳为核心的有机培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容重、储水量和紧实度,即土壤的结构要比单施某一种肥、氮肥和磷肥配施及不施肥都要有优势,长期配施可以改良土壤环境的理化性质[3]。施肥有利于土壤中大团聚体的形成及其中有机氮、有机碳含量的增加,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料对其影响更为显著,但不同土壤环境下对其影响的程度有明显差异性[49]。长期施用有机物,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土壤培肥,对研究有机物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则通过在江西土壤所的田间试验,以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的测定,探究出不同有机物,不同配比的有机物对土壤有机碳形态结构的影响,从而为有机物代替化肥和土壤培肥提供理论支撑,以解决我国面临的农业土壤污染以及粮食产量问题,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有机物料
供试有机物料:1.水稻秸秆,由当地水稻田提供。2.生物黑炭,由水稻秸秆烧制而成。3.猪粪,鲜猪粪经高温堆制发酵后的腐熟猪粪。4.蚓粪,腐熟猪粪接引蚯蚓后,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堆腐后的产物。猪粪和蚓粪均由江西归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机物料养分含量见表。
11。表11 有机物料养分含量
Tab.11 Nutrient contents of organic material
有机物种类
全氮(%)
全磷(%)
全钾(%)
有机碳(%)
水稻秸秆
0.70
0.27
1.66
68.51
生物黑炭
0.94
0.94
1.70
64.81
猪粪
1.21
6.34
0.86
39.95
蚓粪
1.07
5.84
0.90
36.24
1.1.2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红薯和油菜。红薯品种为苏薯8号,油菜品种为丰油730号。红薯与油菜种子均在当地购买,肥料施入后播种。
1.1.3 主要仪器
恒温箱、震荡机、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油浴消化装置(包括油浴锅和铁丝笼)、可调温电炉、TOC仪。
1.1.4主要化学试剂
H3BO3—指示剂溶液、1 mol/L NaOH溶液、0.5mol/L的NaHCO3浸提液、1mol/L醋酸铵浸提液、0.008molL1(1/6K2Cr2O7)标准溶液、0.2molL1FeSO4溶液、邻啡罗啉指示剂、2羧基代二苯胺指示剂、333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56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