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料热裂解木醋液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设计【字数:7054】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木醋液的研究基础 1
2.叶面肥的研究基础 2
2.1叶面肥的研究及机理 2
2.2 叶面肥的优缺点 3
3.作物特点及研究意义 3
1 材料与方法 3
1.1 供试材料 3
1.2 试验处理 3
1.3 小白菜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3
1.3.1 叶片的SPAD值 4
1.3.2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 4
1.3.3叶片的蛋白质含量 4
1.3.4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 4
1.3.5 叶片的硝酸盐含量 4
1.4 数据分析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叶片 SPAD 值 4
2.2 小白菜单株鲜重 5
2.3 小白菜叶片中Vc含量 6
2.4小白菜叶片中蛋白质含量 7
2.5小白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 8
2.6 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 9
3 讨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不同原料热裂解木醋液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设计
引言
引言
1.木醋液的研究基础
木醋液(Wood vinegar or pyroligneous acid)是指通过缓慢热解木材以产生碳而获得的副产物。水与有机物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质如乙酸,甲醇和酚类化合物一起溶解。粗木醋主要是深棕色,含有大量木焦油和有害物质[1]。木醋的性质随木材种类,烧制过程,收集温度和时间,精炼过程等而产生变化。相同木醋用量的针叶材有机酸含量高于阔叶材[2]。干馏釜与平板炉生产的木醋液一般来说比黏土窑生产的木醋液含量要高。木醋液的中高温低温收集对蔬菜作物的生长有较好的效果。同时,由于木醋液一般都是由废弃的材料,比如糠醛渣,稻壳,动物粪便等热裂解制成的,所以对于废弃物废弃原料的再生产和利用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保护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木醋液越来越广泛的收集和各种性质的不断研究,木醋液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化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行业。
相关实验表明,木醋液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抗病抑菌,除草保鲜等多种功能[3]。由此发现木醋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环保产品,例如植物生长促进剂,除草剂,防腐剂,土壤改良剂和除臭剂。木醋在17世纪起源于欧洲的木材加工业,并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日本[4]。在较早的时期,木醋液时用来做甲醇,乙酸和内酯这样的工业产品的。但随着20世纪30年代合成和发酵工业的兴起,这种木材干馏行业由于成本较高都已基本被停止使用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由于缺乏用于战争的航空燃料,日本又使用了大量的干馏来生产木醋液,但是只提取少了量轻质油,剩下的大量木醋液保都被作为污染废弃物排放了出去。后来,人们意外地发现,被排放出去的木醋液污染的稻子、马铃薯等作物比未被污染的同类作物生长得更好。虽然一些地块的农作物在污染后的同一年死亡,但第二年再长出来的作物都会长的更好,很少发生病害。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用木醋液作农业生产原料[5]。自1965年以来,日本政府开始出钱资助木醋液的开发和应用,有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日本对木醋液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还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用途的特定种类的木醋液。在农业生产中,木醋液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土壤改良剂、除臭剂、饲料添加剂、有机肥促进剂等产品已经上市[6]。8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发展和研究木醋液,主要研究木醋的采集技术、精制方法、成分分析、抑菌活性和农业应用。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对木醋液的理化性质、组成及应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比如,韩国科学家将精制、精制和深加工的木醋作为一种称为“森林饮料”的保健品;由研究人员指出木醋液还可以作为消毒剂、除臭剂、抗菌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等用途被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苦杏仁壳制成的木醋液中有机酸和多酚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和多酚占总有机质的70%。还有研究探索了木醋液对大田二龄根结线虫幼虫以及其他四种田间常见的根结线虫病的抑制作用,从而来研究木醋液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其制备方法[7]。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度的木醋液抑制了四种实验性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随着木醋液被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并且与其他根结线虫病相比,木醋液及其制剂对石榴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木醋液的研究对于控制植物和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2.叶面肥的研究基础
2.1叶面肥的研究及机理
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已经有研究证明了植物可以靠根系以外的器官来吸收养分,并且通过向叶面喷施铁盐来改善植株的失绿病,但是在这个时候生产出来的叶面肥大多为无机养分,叶面施用后并没有很好的效果。20世纪中期叶面肥的研究也发展起来,还有研究通过利用同位素标机示踪的办法来探究植物是如何通过叶面来吸收养分的。到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叶面肥也逐渐被广泛运用到生产研究中,并且叶面肥的吸收利用的机理也被逐渐探索出来[8]。我国的叶面肥研究较早,叶面肥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于实际应用中。植物叶片主要通过叶面气孔、角质层亲水小孔以及叶片细胞质外连丝这三种途径来进行养分的吸收,其中气孔是养分吸收的主要方式,有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内,施用养分浓度越高,吸收越好。不同植物喷施木醋液作为叶面肥的最适温度不同。一般作物约用600倍喷施,水稻用300—500倍,敏感性作物如多种瓜类以及柚类幼果期等约用800—1000倍,梨在套袋前不能喷施高浓度木醋液以免伤害到果皮的发育。而对于蔬菜类来说,像是菠菜、油菜、青梗菜这种栽培期间的短小作物,在发芽期前后大多施用经稀释过的低浓度的木醋液。例如,每隔五天喷洒两次1000倍液,接着施用800倍液、500倍液,还有收获之前喷洒一次300倍液都可以。200克一把的菠菜是12棵,如果茎叶充实有67棵就足够了。从品质上说,由于减少了蓚酸的含量,具备了可以生吃的甜度。如果幼叶时期就持续喷洒300倍液以上的浓液时,叶子会僵直变得容易折断,所以刚开始时必须进行小面积的试验。而卷心菜、白菜移植后,一个月喷洒300倍液二到三次,育苗时期每间隔七天使用2000倍液更有效果。由于我们此次盆栽试验时间比较短,所以我们采取了间苗后每隔一周用稀释500倍的木醋液来喷施叶面。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56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