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空间差异的分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1
Key words1
引言2
一、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相关理论2
(一)城镇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2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相关理论3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4
(一)城镇化水平4
(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4
三、结果分析6
(一)变量的单位根检验6
(二)协整检验6
(三)脉冲响应分析7
(四)方差分解9
四、结论与讨论10
(一)研究结论10
(二)政策建议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土地集约利用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差异的分析
引言
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镇化过程中人地矛盾的日渐凸显,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须要。而伴随着城市中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刻不容缓,而且须要综合考虑城市地理区位、人口集聚、资源环境等因素来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因而,从土地利用方面来看,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过程同时也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国外学者对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城市规模与区域增长的问题方面,然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而对于探讨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内学者对于城镇化和土地利用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的内涵及理论、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的因果联系以及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关系方面。研究空间尺度包括具体城市、区域经济带及省域、及全国等多个层次。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含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构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等方法。如郝晋珉[1]根据协整理论研究分析了新疆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张苗[2]基于协整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湖北省中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而这类方法在土地利用方面与社会经济方面结合运用中更为少见,如郑华伟[3]对江苏省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已有的研究更关注于城镇化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用,而忽视了土地集约利用对于城镇化的效用。
上述研究分析对于深入探讨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两者之间的联系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中从全国范围并将其分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基于空间差异的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由于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其对于土地利用方面的影响也必然是复杂的,所以测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同时,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等条件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必然会影响两者的协调推进,因而从时间序列以及空间差异上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能够基于空间差异特征来提供政策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5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