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对策研究
目 录
1 绪论 3
1.1课题研究背景 3
1.2 课题研究内容 3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3
2 淮安市生活垃圾组成分析 3
2.1淮安市生活垃圾概况 3
2.2淮安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分析 3
3 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现状分析 3
3.1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标准及方法 3
3.2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现状 3
3.3 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
4 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对策研究 3
结论 3
致谢 3
参考文献 3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城市人口膨胀以及缺乏对生活垃圾的妥善回收和治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正在恶化。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3.52亿t[1],高于同年其他国家生活垃圾的年产量,且正在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2],我国许多城市的人均生活垃圾产量已经超过了1kg /(人d) [3]。“垃圾围城”所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以及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4],已经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到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阻碍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我们对生活垃圾进行控制和处理,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大多是混合收集,后期处理的问题比较多,而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不仅能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减轻后续处理的压力,而且对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着重要意义。
1.1.1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概述
发达国家对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认识比较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德国、瑞典、日本和美国等国纷纷开始重视和研究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试图寻求生活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至今,生活垃圾分类已在这些国家得到推广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纽约是美国产生垃圾最多的城市,每年生活垃圾产量约2400万吨,其中有一半是由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美国在此情况下开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1997年10月1日开始,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法,规定违反法规者将视情节轻重处以25~500美元的罚款。纽约市法律明确指出“居住在曼哈顿的居民有义务参加垃圾回收计划”,纽约市还采用特殊年历法,用粗体字在年历上标出了一年中所有可回收垃圾的回收日,到了可回收垃圾日,市环卫部门会派专车来收集。这种通过专门公司管理、制定法律法规、确定不同垃圾回收日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期工作量。可见,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美国在法律法规方面有较为完善的体系[2]。
日本的垃圾处理技术从垃圾简单的混合填埋处理发展为分类焚烧减量处理,已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日本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本着3R的原则,即Reduce(减量)、Reuse(复用)、Recycle(再生),先后制定了三个层次的法律,第一层次为基础层次,规定垃圾生产者的责任,对妨碍环境保护或产生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补偿费;第二层次为综合性的法律法规,提出利用清洁生产促进垃圾减量化处理、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垃圾产生最小化以及对垃圾分类回收等要求;第三层次是具体法律法规,包括《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及《绿色采购法》等[5]。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垃圾分类,如发放垃圾回收时间表(日本居民需要根据时间表上的规定日期来扔相应的垃圾)、提供大件垃圾和特殊垃圾的回收方法和联系方式,居民需要按照规定定时定点地扔垃圾。日本政府强调民众的责任,注重对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把垃圾问题纳入课本。在对分类后的垃圾处理方面规定: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不可燃垃圾(除不适合破碎的物品外)与大件物品分别在不可燃垃圾处理中心和大件垃圾破碎处理厂进行破碎压缩、减量化处理。由于土地面积少,所以日本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推崇焚烧处理。随着技术更新,日本政府开始在焚烧厂增设焚烧灰的熔融处理系统,熔融的物质制成熔渣,可减少焚烧灰一半的体积,熔渣还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见,日本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与美国相似,有着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法规体系,在宣传教育方面做得也比较好,而且日本政府管理精细,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整个过程都精心安排,焚烧处理技术水平比较高,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基本上实现了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标。
德国的垃圾分类由各州规定,它们将生活垃圾分为有机垃圾、旧玻璃、有害物质垃圾、轻型包装、大型垃圾等几大类,对不同类别的垃圾采用不同颜色的垃圾箱进行回收。类似于美国和日本“特殊年历法”的做法,德国政府每年初也会将新一年的《垃圾清运时间表》和《垃圾分类说明》投入各家信箱,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且需要分时间段投放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德国的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时间比较长,居民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垃圾分类意识,对垃圾进行分类也已成为居民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2]。
瑞士可以说是世界上对垃圾分类最细的国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政府根据各州的实际情况颁布垃圾分类处理法规,如放错垃圾会被处罚200瑞士法郎(约人民币1250元)[6]。瑞士各州的垃圾分类规定在不断地更新,也越来越详尽,苏黎世州政府颁发的垃圾分类手册更是厚达108页。除此以外,政府还规定要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分别装入专用的塑料袋内并贴上交费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