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木味餐饮空间设计

2021-04-18 15:0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背景1
2课题的目的意义1
3课题的创新性1
4课题的实用价值2
5设计内容说明2
结语5
致谢 6 1 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餐饮业发展迅速,其中的竞争亦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餐饮空间设计也日趋成熟。餐饮空间差异化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中文化差异便是一条可行且辨识度极高的途径。加上近年来世界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趋向于多元化,这给餐饮空间如何才能区别于其他餐饮空间指明了道路。
近年来,中国设计趋向于与当地的文化相契合,提出了没有地域性就没有全国性的概念,设计趋向以文化作为依托,文化以设计做为载体以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课题选址在河下古镇,“河下古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城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千年古镇河下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历史风貌基本保存完好。”河下古镇是一个淮安古文化传承地,而河下古镇也在如今社会对地域文化的重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今后,河下古镇必将成为人们了解淮安地域文化的窗口。
2 课题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让人们有一个舒适的用餐环境,并让人们在用餐时感受地域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体现不仅在于当地的美食,也在于当地的建筑和人文风貌,游客可以在游览河下古镇之后在餐饮空间之中回味沿途风景,体验岁月的变迁,餐厅位于河下古镇将河下古镇的文化相结合,以木材为装饰主材料,并对建筑与装饰进行传承与改变。人们能在此看见历史,体验文化,观赏自然,体悟人生,放松心情。
3 课题的创新性
建筑外表将与河下古镇的主体建筑外形相融合,不破坏河下古镇总体风格;为保证环境的安静在建筑格局上将借用北京四合院的形式,加以简化,以满足餐饮空间的一些需求。餐饮空间的建筑类型偏向于住宅式,内部设有露天中庭,在露天中庭将改造成一个小型的花园,以增加平面布局上的趣味性。
在空间功能划分上,除了餐饮空间所需的空间之外还增添了一些活动室,使得顾客除了用餐与饮茶之外还有另外的选择,功能区的增加也使得餐饮空间面向的客户群更加广泛。
有区别于传统的中式建筑,本餐饮空间的外立面装饰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沿用了河下古镇的风格,但内部主空间是以原木装饰为主,其他装饰为辅;本餐饮空间还将借鉴自然主义与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让空间不止一种风格,还会将传统文化中装饰的繁杂与重色进行修改,以原木为主要装饰材料改变以往传统中式餐饮空间的普遍视觉感受。
4.设计注重人的感受,重点在于人在建筑中的所思所想,设计风格整体是偏向新中式风格,但与其有着差别。
4 课题的实用价值
空间功能划分上,不仅有餐饮区还有活动区,这使得客人可以停留在本餐饮空间之中,不必用完餐点便着急离去,这是与河下古镇的慢节奏的历史氛围相融合。
建筑格局上,建筑的平面格局借鉴四合院的格局并作了简化与改造,使其更加使用于本次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本建筑将不同区域的建筑融合使用但是并不会让人们觉得奇怪和突兀。
空间尺度上,本餐饮空间的空间尺度较大,一些桌椅间间距较大,一是为了客人特别是游客提供一个较为私密的空间;二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能让客人觉得安静的空间氛围。
整体功能上,餐饮空间的所在地是河下古镇,而河下古镇以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同时它也是淮安的旅游景点,因此,餐饮空间作为服务业能够促进河下古镇的经济发展;另外以餐饮空间的本身目的而言,它也是对河下古镇古文化的表现,是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5 设计内容说明
建筑平面格局较为封闭,这种封闭是为了满足餐饮空间的安静的要求,建筑除了三栋相互连接的筑建筑之外还有一条风雨走廊和一个露天的庭院。其中正对大门建筑高约八米,分上层和下层;两旁的建筑也是层高约八米,亦是两层。设计为了建筑的层次在屋顶中间将这两栋建筑的顶分为两半,一半抬升了半米,一半降低半米。
建筑大门位于风雨走廊的那一侧,大门的两旁的装饰沿用河下古镇传统中式装饰,风雨走廊无窗,但是设计将走廊顶抬高了约半米以达到丰富立面的效果。在大门的一侧设计有一个侧门,这个侧门是员工进出口也是原材料的进入渠道。整体建筑外观以河下古镇整体建筑融为一体,都是以青砖作为饰面,装饰也以砖饰为主。
3.庭院设计,庭院位于大门与大堂之间,庭院是露天的,庭院被从大门到大堂的主干道分为两半。庭院中间部分是露天台面,上面放置了桌椅,方便人们与自然接触,主干道则是用一块块的长2米宽30公分的条形石铺成,除此之外,庭院地面均用鹅卵石铺路,在庭院的四角有一些小型的花圃,绿化面积不大;设计将自然绿化与人的活动相结合,以此提高庭院景观观赏性。
4.建筑内部,建筑内部的空间可以划分为大堂一处,餐饮散座区四处,活动室三处,包厢七处,厨房一处,员工休息室一处,洗手间一处。其中大堂分为两个小区域,一个是接待区,接待区以方格原木为吊顶,与前台背景墙相照应;前台的背景墙主体为青砖刷白色漆,结合两旁的砖形木结构装饰来体现河下古镇地域文化的特点,再加上前台背景墙与进门便能看见的中国画,更加加深了空间的文化氛围。另一个小区域是顾客等候区,等候区所占面积较小,风格与接待区相差不大,等候区的背景墙设计是一个以原木为骨架,玻璃填充的花纹装饰,而在与接待区相连的那面墙体上挖出了一个扇形孔洞,通过这个孔洞,在等候区的人可以隐约看见餐饮散座区一区的情况,打破了空间的界线。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