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一、不同类型的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4
(一)两种流转方式的内涵的界定 4
(二)两种流转类型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基础 4
1.农户自发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4
2.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5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农户收入的分析 6
(一)数据来源 6
(二)农户各项收入统计分析 6
(三)影响农户收入变化的重要变量的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7
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10
(一)结论 10
(二)政策启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表1 7
表2 8
表3 9
表4 10
不同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 王剑英
引言
引言组织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就是为增加农户收入,进一步缓解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引起的社会矛盾。通过提高农地资源和农户的其它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进而提高农户收入[12]。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到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战略规划,加快农地流转已然成为各个地方政府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手段。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应提高农地流转的速度和扩大流转的规模。农户自发农地流转是一种农户决策,规模和效率均较低的、发生在熟人之间的流转,流转的交易是靠农户间的信任维系,通常没有正式合同,仅仅是一种口头约定,其决策农户基于土地、其他生产资料以及家庭劳动力等条件做的选择,因此,农户自发流转可以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更高效的配置[34],但其流转效率低下、流转规模较小、租期较短、租金较低、流转的交易也不够正式。而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在流转的农地规模和农地流转的效率方面有优势:规模更大,速度更快。因而政府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地区分这两种流转方式。此外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是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收入、缩小差距仍需冷静思考[2],这也是各地政府在制定土地流转政策时所应当认真重视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推进农地流转,因为仅仅推进流转,农户的收入未必就会增加,也可能部分农户收入增加很多,而大多数没有增加,有的甚至因为没有就业而导致其收入减少,而这些收入减少的农户收入变化会被所有农户收入均数所掩盖。本文首先对江苏省的农地流转模式进行区分:农民自发流转和政府主导型流转。然后分别理论分析这两种流转方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本文在一般描述性分析基础上,对这两种流转类型的农户收入进行对比,对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的收入增长效应及效应所需的条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最后,为政府合理流转农地,促进增收,提出建议。
一、不同类型的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界定两种流转方式的内涵
农户自发型农地流转是指由农户确定流转对象,经过协商约定流转规模,农地流转价格以及期限。农户拥有完全的土地流转决策权。其决策往往是农户基于土地、其他生产资料以及家庭劳动力等条件做的选择。
(二)两种流转类型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基础
1.农户自发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农户家庭生产的主要与两种要素相关:即土地和劳动力。农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家庭资产的分配安置利用情况影响农户的收入。农地流转可以让农户的资源更有效地配置。进而增加其收入[57]。转入户转入农地时,其农地的面积扩大,合理的经营后产量也会提高,进而提高农业收入。转出户的农地租出去后,就会获得租金,农业性收入减少而租金收入变多,二者互换。此外,如果其家庭劳动力不再务农,而是去务工,就会获得务工收入。
大部分学者认为,土地流转能够推动农户增收。现有文献中认为,农民的主要收入由农业收入、非农业的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农地租金收入组成。
(1)土地流转对转出农户的收入影响
整体而言,农户的土地被流转以后,其总收入大多会上涨 [810]。农户租出土地后,农户家中的劳动力会离开农村,大部分会去城市务工,其所获得的务工收入以及租金收入往往会大于原先的农业收入。
土地流转降低转出户的农业收入。租出土地的农户丧失了土地经营权,几乎不再从事农务,农业收入大幅下降,部分农户仍旧保留着少量农地。因转出户极少再从事农业活动,所以农作物种植收入、家庭畜禽养殖收入普遍降低。
农地流转能普遍提高转出户的非农收入。首先,农地流转能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户在城市就业,非农收入增加[11]。在大多数的实证结果中表明,转出户收入的增长主要与家庭剩余劳动力放弃农地耕作后获得务工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关。其次,农地流转只是为务工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它受让渡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家庭劳动力人口、劳动力市场、城市就业机会等一系列环境和制度安排的制约,随着这些条件的优化,农户的务工收入大幅增长[89]。最后,现有的研究认为非农就业提高总收入的原因是土地流转带来的非农就业能提高农民在单位时间内的净收益。从短期看,转出户的劳动力非农就业,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是实现增收的关键。然而部分学者对江苏苏北地区的调研分析结果发现,流转农地的农户的非农工作时间以及工资水平与农地流转没有直接联系,表明农地流转未必能改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转出户务工收入乃至农户总收入增加的关键[910]。
农地流转对国家农田补贴收入的影响。大部分研究发现土地转出户的农田补贴收入与未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相比,没有发生显著的提升[6]。人均补贴收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加,与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没有太大的关系[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hxycl/zyyhj/66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