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俞永福个人简历

2022-12-05 11: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俞永福个人简历
俞永福,汉族,1976年8月18日出生,毕业于南开大学。
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董事长、eWTP科技创新基金董事长。

一、俞永福创业经历
1999年大学毕业后,俞永福先是南下深圳进入证券行业。三年后,他作为创业员工加盟联想投资,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工作,因为业绩卓越,他在6年的时间内迅速从投资经理擢升为副总裁。

不过俞永福内心却不想总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希望有朝一日亲自体验驾驶的感觉。“做了5年多的风险投资,在岸上看了那么多创业公司的起起伏伏,自己心里也想趁着年轻跳下去折腾一把。

俞永福回想自己当年的不安分,至今还有些激动。当时俞永福很看好移动互联网,正帮助UC优视的两位创始人梁捷和何小鹏争取联想投资100万美元的投资。不过,2006年11月20日,这项投资在联想投资的决策会议上以一票的差距失败。

在贴上“创业者”标签之前,俞永福扮演的是投资人角色。

1999年,从南开大学毕业之后,俞永福先在深圳打拼,而后在2001年作为创业员工加入联想投资,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并在27岁时成为联想投资的副总裁。

这份工作成了俞永福日后创业的宝贵财富,他形容:“相当于喝了500多瓶创业浓缩液。”

多年的投资经验,让俞永福对宏观产业趋势把握得极为精准。

他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硬件的十年,全球王者是IBM;之后第二个十年是软件的十年,王者变成了微软;两千年开始是第三个十年,关键词是Internet,美国成就了Google,中国则成就了BAT的辉煌。

第四个关键十年在哪里?俞永福当时总结是无线。但当时首要的掣肘是上网不方便,网民的体验怎么满足?

一次偶然,俞永福认识到了UC的两位创始人梁捷和何小鹏。他接过两人的名片,很纳闷。“创始人怎么写的是副总经理?”后来才知道,梁捷和何小鹏创业初期觉得能力还需提升,一把手的位子一直留着。

一番交谈后,俞永福认为UC大有前途,准备帮助两人争取联想100万美元的投资,但联想投资的决策会议上,他的提议以一票之差被否了。

俞永福回忆,当他把消息告诉梁捷和何小鹏时,两人愣了半天没说话。短暂的沉默后,何小鹏突然抬头表情很严肃地发问,“永福,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一起干?”

俞永福在投资圈时心就有点儿痒。“看着水里游的人很热闹,总想跳进去自己游。”但他毕竟是金领在身,轻轻松松年薪百万,最终还是没能下得了决心,从投资转到企业实操的人如过江之鲫,但成功案例很少,他担心自己会裸泳。

何小鹏的这一问,把他给“激活”了。不过,决心依然不好下。

当时的UC濒临破产。到底要不要跳这个“坑”?

思来想去,俞永福干了一件让周围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情:跳槽。

2006年11月,他心一横,加入了UC。“对我来说,岸上的风景已经看过,我要体验在水里游泳的感觉。”

二、俞永福执掌UC
2006年加入UC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及整体运营。俞永福先生对中国的电信、互联网、新媒体产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企业战略规划、创业企业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2006年12月获得了知名IT企业家雷军先生等人的天使投资,于2007年获得晨兴投资、联创策源两家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支持,于2009年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于2010年达成了与“诺基亚成长伙伴(Nokia Growth Partners)”的战略投资合作,同时获得著名风险投资机构GGV的投资支持。

2011年11月9日,UC公司的印度平台正式开始运行,在此之前,UC浏览器已经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印尼等新兴市场发展迅速成长,在印度更拿下20%的市场份额。

2011年开始,俞永福发现一个怪现象:找上门寻求收购、合并的企业增多了。有的被俞永福推过多次都不死心,连UC股东偶尔也会突然冒出一句:我跟谁谁挺熟的,要不你们谈谈?

百度、360、腾讯都曾是绯闻对象,也有接触过,但最终都未能“成婚”,俞永福也不想下嫁。

直到马云抛来的橄榄枝,改变了事情的轨迹。

阿里自2009年起就已是UC的股东,2014年双方又合资成立神马搜索,算是“自己人”。但俞永福仍在纠结,作为个体的永福和作为UC班长的永福也开始了天人交战。

在俞永福看来,班长永福和个体永福是两码事:一个理性、一个感性。

感性的永福说,从2006年UC成立满打满算也是8年的抗战了,就这样倒戈“投降”吗?或许再坚持几年,现在的困境就能化解了呢!“但作为班长永福,我的第一责任是维护公司和团队的利益。”

彷徨之际,俞永福飞到杭州和马云聊了两个小时,最终,班长俞永福说服了个体的俞永福。

关键在于,马云给出俞永福和高层团队无法拒绝的两个条件。“第一,股票为主现金为辅,那时离阿里再上市已经很近了,这是相当给面子了。否则给你现金,你就没有二次增值的空间。第二,给了足够的价格。”

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UC公司今日联合宣布,UC将整体并入阿里巴巴集团,与阿里集团部分业务进行整合。整合完成后,阿里巴巴将以UC为主体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俞永福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并出任阿里UC移动事业群总裁。

宣告UC加入阿里时,外界对俞永福非议不断。因为加入阿里前不管面临任何绯闻,俞永福都回敬三个字,“非卖品”。

一年之后,俞永福对外界解释,“个体永福内心有纠结,但班长永福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2017年8月2日晚,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简称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宣布,“经与大集团反复申请并获最终同意”,阿里巴巴合伙人樊路远(花名木华黎)将加入阿里大文娱大班委,接替俞永福出任阿里影业集团公司(简称阿里影业)CEO,向俞永福汇报。
1999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2001年初,加入联想投资,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工作,历任投资经理、副总裁。
2006年加入UC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及整体运营,领导UC成为国内第一大手机浏览器,并在多个国家拿下市场份额第一。
2010年11月,率领UC团队荣获2010年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励基金应用科学奖,创造了这一学术奖项颁发给信息技术企业的历史。 [6]
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UC优视联合宣布,UC优视将整体并入阿里巴巴集团,并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将出任该事业群的总裁,并同时进入阿里集团最高决策团队——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 [4]  随后,俞永福陆续主管了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以及阿里影业。
在此之前,俞永福作为创业员工加入联想投资,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工作,历任投资经理、副总裁。
2015年03月13日,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担任高德集团总裁。
2015年3月31日,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正式兼任阿里集团旗下网络营销平台“阿里妈妈”总裁职务。
2015年12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新增俞永福等4人为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这也是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首次新增合伙人。
2016年,俞永福出任阿里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 [2]  ,负责阿里大文娱版块的业务整合及战略制定, 旗下业务包括网络视频、信息流、游戏、文学、电影、音乐、数字娱乐等。
2017年11月15日,阿里巴巴做出新的内部人事任命,阿里巴巴集团将成立eWTP投资工作小组,由俞永福担任组长,继续兼任高德董事长。
2018年5月23日,阿里巴巴在香港宣布成立eWTP生态基金,俞永福出任基金创始合伙人及董事长。
2021年7月2日,阿里巴巴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三大业务,即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代表集团分管。
2021年8月23日,俞永福担任本地生活公司CEO,代表集团继续分管包括本地生活公司、高德、飞猪在内的生活服务板块,还将兼任已完成重组后的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
曾任深圳市乐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俞永福先生历任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及多个重要业务领导岗位,曾带领阿里文化娱乐集团、高德集团、阿里妈妈等主要业务进行全面整改、战略升级、业务转型、团队融合。

三、俞永福行业影响力
俞永福是知名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和管理者,对中国的电信、互联网、新媒体产业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在企业战略规划、创业企业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
担任U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期间,他曾带领UC浏览器三年取得超过100倍的业务成长。海外业务拓展到1亿用户,国内用户超过5亿人。
UC全面并入阿里巴巴集团之后,他先后执掌移动事业群、高德集团、阿里妈妈、阿里大文娱等多个业务,带领业务快速增长。
2015年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员会对俞永福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两年整合三块业务,虽然完全加入阿里时间不长,但俞永福的胸怀,担当和付出,以及他倡导的企业文化,很好的体现了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和使命。”

四、俞永福人物观点
“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要有不同的“管理三要素”。两百人以前,三要素就是产品、产品、产品;三四百人的时候,三要素是大梦想、大钱、企业升级;两三千人及以上,三要素是建大班子、定大战略、带大队伍。”
2017年11月16日,在主题为“创新引领未来”的君联资本年会现场,俞永福发表主题演讲谈到管理心得。 [16]
“互联网上跑一直是三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今天仍是这样。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占据了这三个高地,才走到今天。百度占的是信息流,搜索;腾讯占的是人流的高地,IM;阿里占的是资金流的高地,支付。这三个业务才是互联网的核心。在移动互联网上,如何在这三个方面有所创新才行。”
2013年,俞永福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提出“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观点,否认“UC被百度收购”的传言。 [17]
“移动互联网的那些创业者都是新兴力量,而这些新兴力量形成了变量。去挑战那些所谓的巨头或大山。哪些变量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呢?我认为有三个:第一个变量是技术,第二个变量是“模式”, 第三个变量是新的公司。”
2013年5月,俞永福在GMIC2013上在进行的一场主题为“变量”的演讲。他谈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变量:技术、模式、公司。
“UC的海外发展步骤:空军、海军、陆军三方面发展。第一阶段,空军:产品落地而不是人落地;第二阶段,达到千万级用户水平之后,即“陆军”:在中国建立团队和生态系统,包括雇佣本地人,建立本地合作伙伴,拓展本地商业客户;第三阶段,海军:利用中国在全球终端制造方面的优势进行渗透。”
2013年,俞永福在一次媒体沟通会时谈到了他对UC国际化的思考。 [19]
“专注用户需求,专注做最好的地图导航产品,专注地图导航产品的技术研发。为了更专注于地图产品的锤炼,高德提出三年无商业化目标。”
2014年9月,全面整合进入阿里巴巴后,高德首次召开新战略发布会,俞永福宣布高德专注地图导航,不做O2O。 [20]
“其实交通在我看来有三元素,就是人、车和路。它们构成了交通核心的关键词,像红绿灯的三个颜色一样。同时,这三个元素也是我们交通出行产业的三个重要力量。未来高德将打造一个具备云+端能力的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推动人、车和路三元素的连接、协同和进化。”
2017年7月27日,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在未来交通峰会上宣布,基于高德地图的全新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高德易行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高德地图的交通出行战略升级迈出了重要一步。 [21]
“传统出行企业是共享出行行业破局的关键所在。高德将充分依托自身在连接、技术、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传统出行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新出行生态。”
2019年8月28日,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董事长俞永福在“共享出行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了高德地图“2019年一号工程”,推出传统出行数字化升级方案,从连接、技术、生态三个维度对传统出行企业提供支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lmb/grjl/8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