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存货管理分析(附件)【字数:9706】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存货管理的基本理论概述 1
1.1存货管理的内容 1
1.2存货管理的目标 1
1.3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 1
1.4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存货管理模式 2
第二章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概况 5
2.1公司简介 5
2.2公司近几年发展情况 5
第三章 李宁公司存货管理的现状 6
第四章 李宁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
4.1库存积压严重 8
4.2 对零售端处的存货缺乏有效的控制 10
4.3市场预测失准 10
4.4品牌定位模糊 11
第五章 优化李宁公司存货管理的对策 12
5.1认清市场环境、立足国内市场 12
5.2加强品牌重塑 12
5.3快速有效地清理库存 12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存货管理的基本理论概述
1.1存货管理的内容
存货管理是指对存货的信息管理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决策分析,并进一步对存货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益的目的。
1.2存货管理的目标
企业存储存货的首要目的是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其次是出于对价格的考虑,零星购买货物一般价格较高,而批量购买往往更划算。然而太多的存货不仅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产,存货的仓储、保管也要耗费一定的费用。所以,存货管理的目的旨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在对存货的管理上发费最少的成本。
1.3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
1.3.1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经济批量又称经济订货量,是指一定时期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总和最低的采购批量。当企业按照这个批次和数量来采购时,可使这两种成本最小。
当企业一次订购的货物数量较大时,企业仓库的存储量就越多,这会使存货存储成本上升;与此同时,由于订购的货物次数减少,总的订货成本会随之降低。反之,当企业一次订购的货物数量很少时,货物的订购单价就会增加,虽然企业仓库的存储量较少可以减少储存成本,但企业会因频繁订货导致订货次数增加进而增加总的订货金额。所以,经济订货量就是找到使这两种成本之和最小的订货批次和数量。所以,采用此方法的好处是考虑了存货储存成本,并由此得到最优订货方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但是,此种方法有多个假设前提,如所订购的全部存货能够一次性到位,不需陆续入库、存货供用稳定且单价不变、需求量稳定且能准确预测等。这些假设基础都阻碍了它在实际中使用。服装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季节性和时尚性决定了其需求的不稳定性。虽然此模型简单易操作,但其不适于服装业。
1.3.2 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标准及其重要性程度把存货分为A、B、C三类的的一种方法,具体按金额标准和品种数量标准对其进行划分。其分类方法如下表所示:
表21 ABC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
类别
数量占总存货量比重
金额占存货总额比重
管理方法
A类
10%-15%
70%-80%
重点规划和控制
B类
15%-30%
15%-25%
次重点管理
C类
55%-75%
5%-10%
一般管理
此种方法是根据之前的大量计算以及测定好的标准,把最重要的存货划分为A类,把一般性的存货分为B类,把不重要的划分为C类。然后对A类型的存货实行重点管理,对B类别的存货进行次重点管理,对C类存货只进行一般管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对存货的管理效率。但现实中的每种产品并非如此简单,因每种产品的特征、功能、用途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只因价格大致相同就分为一类,而忽略了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往往会因这种不太合理的分类而使企业的存货囤积更多,企业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来管理这些存货,进而增加了相关的成本费用。
1.4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存货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与供应链库存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很多库存问题。尤其是服装行业,库存管理与企业生产发展息息相关。供应链库存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模式:
1.4.1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供应商管理存货模式是指供应链的上游节点企业来控制和管理下游节点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各企业之间建立共享的生产和分销信息,供应商依据这些下游企业提供的信息,快速地对市场的需要变化做出反应。
此种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应链方面,减少了供应链层次及管理费用、增加了销售收入;二是供货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可以更直接地与顾客进行沟通、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市场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增加了提供品类管理及提供增值服务的机会;三是经销商方面,减少了订货次数、有效降低了库存成本。虽然此模式避免了传统存货管理模式的一些弊端,但它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缺点,如供应商管理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各方面的利润分配成为很大的困难;各方之间若缺乏信任,就很难充分进行信息交换,进而将导致库存数量不清晰及库存失衡;除此之外,下游企业开展的任何促销活动,都要事先与上游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否则容易出现货品短缺以及因库存较少,易给企业带来非可预见性的风险损失,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货品短缺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16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