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与缓解措施企业家财务能力的视角
1 引言. 1
2 相关理论研究 1
2.1 企业家能力 1
2.2 企业家财务能力 2
2.3 企业家人力资本 3
3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及成因分析 3
3.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 4
3.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6
4 提高企业家财务能力缓解融资难题的建议10
4.1 实现观念创新,开拓国际经营,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 10
4.2 实现制度创新,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 10
4.3 加强信用意识与合作意识,尝试多种融资方式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表3-1 中小企业占我国工业总产值份额变化 4
表3-2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的拒绝情况 5
表3-3 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状况 6
表3-4 中小企业编制预算情况调查 7
1引言
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
资及企业家财务能力俨然成为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乃至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必要对企业家财务能力如何驱动企业绩效进而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非常不同,大企业一般是企业制度主导,而中小企业则是企业家主导,所以企业家的个人能力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与影响整个企业的成长和绩效。在中小企业,企业家的财务处理能力不足往往是有两方面原因:一,企业家普遍素质不高,财务处理技能偏低,极大限制企业规模的扩大;二,企业家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忽略对财务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企业的规模扩展,无法制定可行的长远的企业发展计划。
因此本文从企业家能力提高特别是企业家财务处理能力提高的角度着手,从中小企业内部分析其中不利于企业融资的因素,本文中的研究从企业家人力资本方面探讨企业家财务能力,并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提高企业家财务能力,来提高中小企业自营利润,应对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从而强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保持经济格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该课题具有重大的政治
2 相关理论研究
中小企业要想成为能够创造、维持一个以利润为价值取向的企业,并且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就离不开企业家他们拥有的特殊能力即企业家能力。企业家能力是一种综合职能,企业家通常在管理、经营企业时通过这种综合能力对不确定环境的敏锐观察,挖掘具有市场价值的机会来获取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其他要素资源,并构建财务能力以及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来利用环境中的机会创造利润,使企业获利。
2.1 企业家能力
正是因为企业家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所担当的职能性角色不同,企业家能力在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理论中就具有不同的内涵。马歇尔(1890)认为企业家能力最关键的就是“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其中包括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选人和用人的能力以及计划和控制的能力[1]。Pendelaiu(1996)证实了企业家潜能对于创建一个新商业的重要性。它们包括创造潜能、革新技能、协调内部沟通的能力、面对挫折坚持不懈的能力和快速行动的潜能。Herron、Robinson(1990)调查了创业时间在10年以下的134名企业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七种关键能力。它们涵盖了专业和网络技术、机会识别、以及在产业、事业、管理以及领导等方而的能力[2]。
在对企业家能力的研究方面,许多研究都特别强调中小企业所需要的企业家能力。例如,Thompson、Stuart、Lindsay(1996)对中小企业的高管人员进行了分层级的研究,他认为企业家的能力主要有七种,它们是抗压能力、买卖和市场、控制能力、组织能力、技术革新能力、人力资源和投入资源,这些构成了能力的组成部分。Martin、 Staines(1994)认为成功的中小企业管理需要企业家有管理以及科技能力,同时要有个人能力,如外向特征。易于接近、领导、自信、革新以及风险意识等。
此外,周金泉、刘兆峰、邓增永(2004)对企业家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构建了一种新的企业家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核心理论:企业家能力素质三维结构理论、企业家资格的制度选人机制理论和企业家特殊的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家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其组成了企业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家能力素质三个维度[3]。
2.2 企业家财务能力
企业家财务能力,早在18世纪就有了相关探讨。康替龙(1775)于《商业概览》中指出,企业家以一个固定的价格买入商品,再以一个不确定的价格出售商品,具备促使交易活动发生的投机能力。奈特(1921)则区分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认为企业家首先需承担不确定性,具备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各种生产服务合同收入的保证能力。熊彼特(1934)则强调业家的创新能力,视创新就为建立一新的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及生产条件进行崭新的组合,并引入企业生产系统中。科斯(1938)于《企业的性质》中论述企业家应具备预测市场需求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等,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发挥企业替代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卡森(1981)将判断性决策能力视为企业家能力的核心,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根据所掌握的公开信息,依据既定的决策规则和程序作出财务决策[4]。
我国理论界,则普遍认为企业家财务能力和企业家的努力是影响企业效率的重要关键因素,大多从激励与约束、制度背景入手,更为关注企业家努力这个因素,对于企业家财务能力则在研究模型中被视为已给定因素,对其不予分析。而近年来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使我国学者逐渐提高对企业家财务能力的关注,从这个角度开始阐释企业绩效。欧雪银(2010)指出企业家能力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稀缺因素,企业家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需通过从创业者的干中学,再就是从组织行业协会中实现[5]。
2.3 企业家人力资本
所谓企业家人力资本,即企业家能力的资本化。李忠民(1998)于《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中,把人力资本分成四类,其中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但也没有对其概念进行分析。焦斌龙(2000)于《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中,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含义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应为企业家经营资本、降低交易费用而服务,完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契约的有效执行。钱士茹(2006)认为,目前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理论,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价值测度与价值利用等,此为人们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较为普遍与理性的认知。张瑾和吕冠珠(2010)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民营中小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一文中基于实证数据,检验理论假设,论述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着关键作用,其中创新能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5,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2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