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信息化条件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1 引言 1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3
1.3研究思路及方法5
2 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理论概述6
2.1 中小企业理论6
2.2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理论7
3 财务信息化条件下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8
3.1信息技术给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带来的变革8
3.2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9 4 财务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对策11
5 案例分析14
5.1 某制造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状况及缺陷15
5.2某制造企业信息化下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及成效16
结语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中小企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子。到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大约有1000万家,全部已经在工商登记和注册的中小企业占全部已注册企业总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和税收占总体数量的60%、57%和40%。中小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大约为总数的75%。近几年来,中小企业的供应占出口总数6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就业机会,起到减缓社会就业压力、激励社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把信息化作为核心竞争力,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才刚刚起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利用方面程度较低,企业间的操作利用差距很大。如下是我国2007年-2010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变化趋向[1],如表1.1所示:
表1.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_5_1_9_1_6_0_7_2
1 2007-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
年限 2007 2008 2009 2010
投资规模(亿元) 1829 1888.2 2022 2160
增长率 (%) 19.40 2.20 8.20 11.80
财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关键技术,使用合适企业营业特征和管理需求的财务信息平台,整合财务方面的各项信息。如此,大部分财务人员从复杂的记账、核销、报账等工作中摆脱出来,减少劳动强度,更多的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财务信息化推动在财务方面的全过程、全方面的重整和企业架构变革,使财务处理方式更为标准化,提高财务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第二十世纪70年代简单手工会计处理方式被非人工的“财税一体化”而取代,新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决策和财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以上可以看出,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由于管理不善而财务风险严重的中小企业,很难估计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一些企业将因此倒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判别和控制财务风险,企业便不可能获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企业实现信息化过程中,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树立风险控制意识。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很低,内部安全控制不完善,软硬件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的匮乏,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降低财务风险。
2、研究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财务管理转变到现代信息化财务管理,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新阶段。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当中,财务活动始终贯穿,在企业融资、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收入分配和资金回收过程中都会发生财务风险。企业控制财务风险是系统分析企业财务系统,一定程度的预知和警戒,将风险控制在某种程度。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财务信息化。财务工作人员通过财务软件的评审,核查账簿、报表,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掘企业内在的潜力,增加储蓄,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的过程中,受到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软硬件资源的不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随之加重。
企业创建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举足轻重。(1)有利于为企业营造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经营分氛围;(2)支持企业的全面发展和有效防范经济风险;(3)巩固企业财务活动和资金周转加快,资本的安全和盈利增加;(4)有助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增强内部控制和改进经营管理。因此,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以适应财务信息化系统至关重要。
我国中小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的同时,还要考虑信息化这一技术环境的因素。加强企业的信息化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完善企业的财务安全控制标准、完善企业的软硬件配置、规范信息化环境下的立法等,才能提高财务操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使其有效率地发展壮大。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信息化下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和措施,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部分设立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全面,基础管理工作改善不足等缘故,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少对外部情况转变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必需适合于复杂多变的外部情况,否则就会产生财务风险。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企业信息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化技术下,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重点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所存在的风险识别,测量和评估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过程,经过主要对企业财务信息化下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2、研究方法
(1) 综合考虑企业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2) 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访问中国知网、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硕士学年论文全文数据等,下载并阅读参考大量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理解建立动态的理论基础。
(3)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某一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完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向对应的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时期,中小企业面对着外部客观环境情况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小企业人员对于这一些不确定性的了解的局限,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企业难以避免的经济风险都作出了相应的理论阐述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国外研究现状
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Risk Management in Business Enterprise》、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认为,风险管理不仅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或一个管理过程,而且是一门新的管理科学,那么风险管理迅速发展,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不可少的紧要构成[2]。
马克维茨、威廉、米勒研究财务风险,先后对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三位学者的理论一脉相承。他们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际风险理论、计算股票系统风险的方法和通过系统风险计算股票预期收益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关系的MM理论等,为以后开展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奠定了基础[3]。
2010年,Li Jinfeng在他发表的《Management of Financial Risk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作者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得出并购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只有客观、公正和全面地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报表的不足仔细分析,才能一定程度的避免金融风险[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2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