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变异系数的测度

2020-10-23 23:0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引言(或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目标与方法2
1.3相关概念界定3
2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3
2.1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3 2.2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测度5
3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的实际测度7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7
3.2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具体测度8
3.3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具体测度9
4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11
4.1 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尚待优化11
4.2 国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12
4.3 金融制度存在缺陷12
5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的对策12
5.1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12
5.2 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13
5.3 完善现有的金融制度13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 16
附表1 :西部地区1999-2013年各省农村贷款17
附表2: 西部地区1999-2013年各省第一产业GDP19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步入现代化,实现飞速发展的前提。正如农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一样,农村金融对整个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逐渐关注到中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更加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使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如何找到导致产生西部十二个省区农村的金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发展差距的因素,并通过对该因素修正,以及在最终落实之时因地制宜减小因素的影响,有的放矢使农村金融发展差距缩小,与东中部差距缩小,进而促进各区域总体以及总体和部分和谐发展,提高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这是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热点所在也是其意义所在。尤其在22世纪初以来西部大开发的布景下,由于农村发展的滞后性,西部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不能很好满足当前金融发展以及三农政策更好落实的需要,我们更应该对农村金融这一议题深入研究。
本文在理论方面,对相关农村金融的概念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方面,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FIR及FIR的变异系数对金融发展水平和差异进行测度与检验。根据测度结果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分析了可能会导致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形成现有趋势的一些影响因子,为政府今后制定一些相关且更有效的金融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1.2研究目标与方法
本文旨在研究近十五年以来我国西部十二个省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及其变化,具体通过对近十五年的西部地区FIR的变异系数进行测度,研究我国西部各省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差异程度及其所呈现的趋势,是上升,下降还是基本持平,并分析趋势背后的可能影响因子,根据各地不同情形,提出相关方案或建议来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具体来说,本文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察我国西部地区自1999年到2013年以来农村金融的发展趋势。二是考察影响差距扩大或者缩小的因素。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搜集衡量金融发展的数据,为分析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打下基础。具体来说,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法,对于相关概念的界定,如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发展差异的指标,借鉴了一些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此外本文还运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在第三部分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利用相关统计学指标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发展差异进行测度。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 我国西部地区
1997年3月后,中国区域划分采用“三分法”,根据各区域地理上所处位置以及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同,于是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我国西部地区现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中新增的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
综上,本文研究重点是通过用农村FIR来衡量对西部地区各省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水平。
2.2 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测度
测量区域间差异的方法有很多。测量指标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基于单个与金融相关的指标来测量区域间的差异。其中包括测量单个变量的极值,如极值,极值率等。以及测量对象的离散程度,如相对平均离差,变异系数等。第二类:基于两个相关的指标来测量地域间的差异。这种分为两个类型,单一效果系数(包括基尼系数)和可分解系数。常用的方法是:
4.2 国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2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