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股利分配是监督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股利分配政策是为了实现公司股东最大化利益,在考虑到公司的长期发展,平衡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对剩余利润进行分配而采取的基本方法战略。现金股利是股利分配的主要形式,是回报股东利益的重要方式。适当有效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以触发很多投资者不断投资于该公司,这促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健的发展机会。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在利用证券市场融资的同时,他们只想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不顾及对其他投资者的回报,出现了极不规范的现金股利分配现象,引起众多流通股股东的极剧反对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和重视。鉴于上述情况,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已是十分紧迫的大事了。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不规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出了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一些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如何来规范现金股利分配的建议。其最终目的是让广大投资者获得应有的回报,从而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在内容上,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来为后文现金股利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然后论述了在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提出了在股利分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对影响现金股利水平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现金股利分配受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的结论。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了规范现金股利分配的政策一些合理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绪论 1
1.1研究意义 1
1.2研究方法 1
1.3研究综述 2
2.现金股利政策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4
2.1 现金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4
2.2 上市公司内部影响因素 4
2.3上市公司外部影响因素 5
3.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 7
3.1不分红现象仍然普遍 8
3.2大股东恶意套现 9
3.3存在超能力派现 9
3.4股利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9
4.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0
4.1研究数据、模型设计与变量研究 11
4.2研究结果及分析 13
5.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建议 14
5.1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限制少派现与不派现 15
5.2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 15
5.3制止上市公司恶性派现 16
5.4持续稳定分配政策 16
5.5配合公司资本结构制定股利政策 17
5.6对股利分配的信息披露加以规范 17
5.7其他 17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附录 20
1.绪论
1.1研究意义
自从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 年12月19日建立开始,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迅速的发展。到 2012年底,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上市公司已经有2439家,其中包括几乎所有行业的龙头企业。短短二十几年,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仍然有很多问题,操作还不是很规范。这不仅阻碍了股票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还不能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有序的发展。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政策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平衡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对剩余利润进行分配而引入的基本战略途径。现金股利是股利分配的主要形式,对股东的回报是股东利益分配的重要途径。适当的分红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本身的价值,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不仅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鼓励公司的投资者不断增长其投资热情,从而使得公司获得长期、稳健的发展机遇。但不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形象,促使公司财务陷入未知困境,最坏可能导致公司破产倒闭。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证研究找出我国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并希望促进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规范。
1.2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实践调查和理论准备的方法之上,详细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从上市公司不分红现象普遍、大股东恶意套现、上市公司存在超能力派现、股利分配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等多重角度对当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数据统计和实际案例,分析现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对策性探讨。具体方法有:
(1)比较分析法
以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为对比标准,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找出当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阻力和障碍,通过比较加深认识,为探讨解决对策提供借鉴。
(2)文献研究法
参考借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取合适的理论和思维方法,紧密结合本课题进行综述。
(3)系统研究法
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的思想知识,严谨地陈述股利分配现状,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构建出稳健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并且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部分。
(4)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吸收外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方面的经验,同时充分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等方式,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大量丰富资料,并进行分析,结合逻辑判断和推理,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得出对策建议。
1.3研究综述
(1)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
很久之前,西方国家的财务学者就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研究。
希金斯(1972)就将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和执行剩余股利政策作为前提基础,建立出了发放股利的模型。他指出,股利是有关于投资和利润的相关函数,位于不一样期间的股利差异的原因是投资和利润的需求不同。投资者投资的需求越高,股利支付率就越低。
法码(1974)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正好与希金斯是相悖的,他指出,投资政策与股利政策是互相独立存在的,他得出的结论是支持股利无关论的。
格拉哈姆(1985)通过调查企业实务,对股利、投资和筹资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证明了存在着独立的股利政策,但基于筹资受到了限制,投资政策和股利是不独立存在的,必须考虑筹资决策的因素。
汉森(1989)和克拉奇利指出,股利政策是会受到公司特性的影响的,人们将公司特性划分为五个因素:盈余变动性、公司多角化损失、公司规模大小、发行成本、广告以及研究发展费用。其实证研究结论为:股利发放与公司规模大小、盈余变动都是呈正相关的。
默罕默德(1995)认为,相比较于小公司,大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代理成本和较低的交易成本,大公司为了降低其代理成本,通常会发放较高的股利。
(2)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因为中国的上市公司处于刚开始起步阶段的关系,所以,到上世纪末,才开始有关于股利政策方面的研究。一般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股利政策形成的原因着手,进而把股利政策与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联系在一起,主要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到影响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原红旗(1998)选取沪深A股从1994到1997年总共四年的股利分配方案为样本,将其分年度进行了横截面分析,指出:①非流通股比率和现金股利绝对额并没有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②负债率的影响是在存在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它其实是相对影响,并不是绝对影响的。③每股货币资金的影响随着具体年份而产生不同。
刘星、李豫湘(2000)在对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之上,择优选择了上交所的30家上市公司,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指出,对现金股利支付率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法人股的持股比例、每股净资产、市盈率、行业平均股利支付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对股票股利支付率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法人股的比例、国有股的比例、每股盈利、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速动比率、每股净资产。
陈国辉、赵春光(2002)指出:①股权的集中程度与相关股利政策无关。②对利润增长率指标进行选择,就会发现成长性公司的现金股利确实是减少的,但股票股利却未必会增加。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募集资金,却由于缺少适当的投资项目,没有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作为“圈钱”。③负债率和股利政策是无关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