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3-01-02 11: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1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2
2.1 中小企业的含义及特征 2
2.2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要素 2
2.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 3
3 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4
4 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5
4.1 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5
4.2 风险管理意识弱化 6
4.3 内部控制活动不规范 6
4.4 信息流通不顺畅 7
4.5 监督体系不健全 7
5 内控案例分析—乐清三旗集团 8
6 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9
6.1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9
6.2 建立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 10
6.3 规范企业各项控制活动 10
6.4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 10
6.5 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11
6.6 把握中小企业内控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从1978年开始我国经济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城镇人口拥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变得更加稳定,农业、农村经济也持续发展起来进而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市场也活跃起来,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据当时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已为城镇居民提供了约3/4的就业机会,国内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所创造。中小企业还在不断地扩张中,据2006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的企业中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为国内的生产总值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提供了一半以上的产品和服务,交的税已超过全国税收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大多数城镇人口获得了就业机会,一些失业人员重新步入职场,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也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这都归功于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还为高新技术行业贡献了力量,超过一半以上的发明专利,大多数新产品的研发都由其完成。
纵观数据,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重大。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也变得活跃起来,很多城镇人口获得了就业机会,农民手头上也渐渐宽裕起来。中小企业分布的范围较广,数量日益加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的变化,我国中小企业在最近几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据资料显示,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了2.9年左右就面临着破产的危机,主要在于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建立的规范不完善,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意识弱化,信息流通不能顺畅,监督体系还不完善,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机制建立和运行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此外,很多中小企业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尚未设立内部控制,有的哪怕是设置了但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片黑暗难以壮大。所以,企业需把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放在首位。
本文根据上述背景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
1.2.1 文献调查法
对搜集好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加以归纳理解分析。本文二、三、四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研究分析。
1.2.2 案例分析法
本文在五、六、七三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乐清三旗集团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内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2.1 中小企业的含义及特征
中小企业通常是由单个人或者少数人组成,占据较少的市场份额,通常由所有人直接进行管理,受外界影响的因素较少。中小企业不会对外筹集一定的资金,没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劣势,大多选择在国内发展服务于国内市场的经济单位。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如下显著特征:从企业的经营特点来看,首先,企业的数量在日益加剧,分布的范围也在扩展;其次,中小企业有着较为灵活的应对机制,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最后,资源贫乏,筹资能力差,缺乏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所以,企业必须把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任务放在首位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相互关联的方式,而采用内部分工的职责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措施和程序,杜绝在管理层面上出现问题,保障会计信息准确无误的为人们所使用。[1]内部控制要求所有人都能参与,并肩负相应的责任,其涉及的范围也较广,覆盖企业一切经营业务,而且还实现了多重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还是一个完整的内控体系,可以进行全面控制为企业防范和管理风险架起了一面牢固的墙。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为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内部环境应与企业自身的规模、发展阶段相适应,同中小企业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相协调,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风险评估是保障内部控制能完全落实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应先制定目标,员工应该积极努力地实现目标满足业务中的一系列要求,关注主要业务并制定风险机制,为突如其来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终达到把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的目的。内部控制活动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或难以达成的风险所采取的必要行动。信息与沟通主要为了企业的全体员工能熟知有效的信息,并且能各抒己见,避免由于未及时地进行沟通而带来的隐患。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
能进行顺利的沟通主要是由于信息与沟通能及时地收集到一些与内控相关联的信息。所以,内部控制在所有要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他要素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以信息与沟通为基础。会计人员记录好每天的经济业务,编制的企业财务报表要能充分的反映这段经营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能为顺利的开展信息与沟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企业的管理层就能把有效的信息传递下去,为人们所熟知,员工应及时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达到了顺利沟通的目的。内部监督是指企业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设立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改正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企业会通过检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情况做出评价报告。
2.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
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构建内部控制框架的前提,目标是主体在一定时间内期望达到的成果,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符合法律规范,保障资产的安全,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减少甚至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等等。远大的目标是企业前进的动力,企业根据目标制定内部控制的方法、程序和措施,所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可是,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还只是局限在低层次的检查错误杜绝舞弊的层次上,还没有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尚未考虑到内部控制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层面上。所以,企业应根据现有的目标再适当地扩大内部控制的目标范围,提高企业制定目标的层次,使建立的内部控制能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计划相匹配,提高竞争力,规避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28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