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2023-01-02 11: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20200105123455]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增强综合实力成为挂牌公司前进的必然动力,而内部控制信息慢慢被投资者重视起来。目前,中国颁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时间尚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涉及法律、公司结构、监察等各个方面,本文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主要存在: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缺失披露规范、注册会计师审核报告缺失统一标准、 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惩处及部门监管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包括: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管理者与员工教育培训、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格式及内容和评价标准、统一注册会计师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依据、完善内部控制法规惩处与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等。以上措施应该对于促进上市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3
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3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3
3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5
3.1 国外研究状况 5
3.2 国内研究状况 7
4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分析 8
4.1 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8
4.2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8
4.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缺失 9
4.4 注册会计师审核报告缺失统一标准 10
4.5 缺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惩处及部门监管 10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措施 11
5.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管理者与员工教育培训 11
5.2 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11
5.3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格式、内容和评价标准 12
5.4 统一注册会计师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依据 12
5.5 完善内部控制法规惩处与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COSO于1992年9月在美国出台了举世闻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且在以后两年内修订了局部框架;在国内,自1997年起就陆续出台了许多规范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文件,内部控制由此走进社会各界的视线,但并未得到重视。直到从2001年至2002年国外发生的安然、世通等大型国际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丑闻相继被爆出;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航油的巨额亏损、四川长虹巨额应收款欠款案等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丑闻,虽然许多因素都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然而一般公认的会计报告造假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内部控制有缺陷。为了保障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应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制约和激励机制。并且挂牌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使公司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同时,还能够使决策者在拥有公司财务报告信息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多的与有效做出决策的其他信息。
2007年两大交易所分别执行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强制要求挂牌公司在进行定期报告披露,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评估报告进行披露,并且由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象征着中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迈向了强制阶段。随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关机构加强了相关要求的制定于2008 年陆续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规定任何挂牌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并需经CPA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合理进行审议。一系列规范条例的发布具体指导了挂牌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够督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进行,同时可以看出,我国有关内控信息披露的规范在不断完善,披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还留有着许多缺陷。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挂牌公司之间渐渐出现了白热化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硬件因素上,更加体现在人才、文化、管理模式等软件因素上。股票挂牌公司为了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盈利,就应当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国内外公司的经营实践表明,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健全,公司的管理层次就越高。科学合理的管理挂牌公司,实现挂牌公司管理体制的革新,健全当代挂牌公司的管理模式。对公司而言,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一种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科学方法之一。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挂牌公司发展的重要要求。
1.2.2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
机会是可能会使组织获得收益,而风险也可能使组织遭受损失。上市公司为了获取财富的目标,不但要掌握在市场中存在的但又容易消失的各种机会,也要合理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若不重视风险管理,即便企业业绩能够实现的快速增长,那也只是暂时的,而终将面临劫难。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一切可能会使得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偏离其目标的因素都应该防范于未然。比如中航油等因内部控制制度的丧失导致的的亿万资产的损失、财务造假甚至是破产倒闭的案例还在时不时的发生,利用有效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多数情况下杜绝类似案例的发生,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1.2.3 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外部信息使用者等可以通过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里得知其运营管理的情况。公司治理是当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同时也作为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内部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全公司的治理环境能够促使内部控制体系得以合理运行。于此同时,公司治理在内部控制里也具有反作用的能力,其重要表现是:内部控制保障贯彻制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权力的实施,并作为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制度同时也是保障企业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制度措施,而公开、透明的信息有助于如实反映管理当局为履行受托责任而做出的努力,有利于中小股东即使处在在信息的劣势地位也能够明晰上市公司业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维护中小股东权益,舒缓代理摩擦。
1.2.4 有助于降低其代理成本
因为企业管理者承担企业的代理成本,所以,企业管理当局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进而推进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目的是让投资者能足够了解到管理当局的工作付出,减少投资者将代理成本转嫁给管理当局而使其遭受报酬降低的风险。管理者会因为降低代理成本的动机,而定期评议其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是规的、有效的,同时持有向利益相关人披露这一信息的动机。并且,还应由注册会计师或审计师审核所披露的信息报告并据实提出审计意见。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需要维护权益投资者的股票上市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有利于公众监督的原因,同时按照有关律法、规章的规定,定期评价审核挂牌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完整、有效、可靠,且经特定的形式向外披露,从而达到投资者在足够明了企业的状况下做出有效的决策的目的。高层管理人员评价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础。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一些标准监督内部控制程序的设计与实施。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对现状的补充财务信息披露方面,要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意识,重视对挂牌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同时,信息使用者能够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能够根据所供应的具有可靠真实的企业财务信息作为其间接证据,用来达到它规避风险的目的。做出对投资者而言科学的投资决策。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