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研究(附件)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研究方法 2
2 财务舞弊相关理论
2.1 财务舞弊概念 4
2.2 财务舞弊的手段 4
2.3 财务舞弊的相关理论 4
3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现状研究
3.1万福生科公司概述 6
3.2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
3.2.1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7
3.2.2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7
3.2.3 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7
4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防范对策
4.1 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9
4.2 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9
4.3 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有关社会资源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 4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防范对策
4.1 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9
4.2 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9
4.3 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有关社会资源的配置中,财务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其鲜明的导向性,企业一旦出现财务舞弊行为,社会资源就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这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会招致利益不均衡的现象产生,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投资者,其利益都将受到损害,并使得其投资信心受到重创。所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从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危害以及实施手段等方面来对其加以研究有深远的意义。尽管在最近几年,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早已不再是无人问津,而是引起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其研究成果也引人注目。然而,财务舞弊趋势的严峻性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说明,现阶段对财务舞弊进行研究还是有必要的。
1.1.2 研究意义
证券市场财务舞弊,严重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及投资者,破坏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1]。在造假的情境下,政府监管部门无法有效的、及时的防范并降低上市公司造假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公司的外部审计结构(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审计工作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投资人面对粉饰的财务数据从而做出错误决策,损失惨重[2]。本文在此背景下,以万福生科财务舞弊行为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导致企业财务舞弊的真正原因,分析其本质和动机,寻找防范对策,对于保护广大投资者、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闻名遐迩的“1987报告”是由美国Treadway委员会提出来的,这一报告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提出了企业反舞弊制度论并立足于整个社会阐述了相应的防范体系以规避企业财务报告造假现象的出现,该体系着眼于四个层面:公司层面、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监管和执法层面和教育层面。Warfield(1995)主要对会计信息和股权结构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La Porta(1998)发现了股权集中度和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H.David Sherman、S. David Young和Harris Collingwood认为监管多元化与诚信教育应当予以结合。
西方对财务舞弊研究较东方成熟很多,如Fan和T.J 在2002年对东亚国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了股权集中度和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存在负相关系,股权越集中,财务报表质量就越差。Sam和Han于2005年研究了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信息质量披露的关系,并根据研究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信息披露质量也越高。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关国内的研究,2010年常红军在对中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介绍基础之上,对没有发行资格的企业期望IPD的目的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了防范企业上市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对于违规行为,理应严惩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中介机构。2012年李涛以万福生科作为案例分析了其财务造假时采用的手段,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强调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力度。同年,梁箫也对国内企业上市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报表粉饰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样采用了万福生科公司财务造假这一案例,分析了财务造假的内因和粉饰手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国内研究成果虽起步晚,但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唐清泉于2005年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发现,只要是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无论持股比例是多少,都会将利润从公司转到手中。在类似的研究中,杨忠莲等人在2006年的研究发现,比起非财务舞弊公司,舞弊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的比例较小。而杨薇于2010年在构建公司舞弊的识别模型时,发现了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在常规水平上并不显著,模型的解释能力弱。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行的,即以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为例,从其财务舞弊的现状入手,进而深究财务舞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财务舞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合理有效的防范对策。
1.3.2 研究方法
(1) 理论研究法。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有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其中对财务舞弊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和手段归纳又是文章探讨的重中之重。
(2)案例分析法。本文选取的典型案例是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这一违法违规事件,深入分析了该企业舞弊背后的深层动因,揭示其财务舞弊手法,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点。最后通过分析结果,挖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防范建议。
2 财务舞弊相关理论
2.1 财务舞弊概念
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77年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是:公司或企业故意错报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同时AICP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3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