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北京曲美家具有限公司资产减值的实证分析(附件)

2021-01-09 15:5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某些上市公司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也随之改变,大多为资产减值这种方式,国家财政部也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来处理这一现象的发生,颁布了全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范,尽管这种处理方法一定程度防止了企业运用资产减值这一手段来进行虚假盈利的盈余管理,但是由于准则本身存在的缺陷,依旧没有彻底制止这一现象。本文对北京曲美家具有限公司的财务报告加以汇总和研究,运用数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该企业资产减值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其在发展中的问题,找出一些对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其提出相应对策使新型资产减值能够更好地发展。摘 要 1
目 录
1.绪论 2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1.1.1选题目的 4
1.1.2选题的意义 5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
1.2.1国外研究现状 5
1.2.2国内研究现状 7
2.资产减值相关理论概述 7
2.1资产减值的含义
2.2资产减值的理论起点:决策有用观 7
2.3资产减值会计与相关会计原则的关系 7
3问题的分析 7
3.1计提被滥用 9
3.2确认与计量的难度大 9
3.3外部的监管难度大9
4.北京曲美家具有限公司盈余管理应对减值准备影响的措施 9
4.1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11
4.2资产减值计算提取的过程及评定判断的披露12
4.3加强严惩的力度,建立成绩评价指标体系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1.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1选题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的方式来进行盈余的管理,在二零零六年的时候对于这样的现象国家财政部在当年的二月二十五号颁布了有关资产减值的新准则,在二零零七年一月一日开始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执行,新的资产准则的颁布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从很大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资产减值的基本定义及其重要性以及它的标准,并说明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影响从而进行详细的分析。
1.2选题的意义
资产减值的基本定义就是资产在可回收金额方面比他的账面价值要低;除过特别规定以外的资产还包括单向的资产以及资产组。企业通过对资产的价值加以确认可以对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进行消化并且还能够提高资产质量,使得资产能够对企业没有获取经济利益实力进行真实的反应,与此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也能够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去预计可能带来的一些损失,如此便能够在资产的效益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潜在的风险也能够得到降低进而对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公允价值更加客观真实的得到了反映,在市场信息的规范上以及对广大的投资者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Strong和Meyer(1987)对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之间计提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并且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公司资产减值的影响。研究认为:无论是会计,高级管理变更及审计师以及税率行业状况还是税收相关现金流,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等都会影响公司的减值状况:其中行业状况(每股收益率、每股净现金流和市净率)对公司资产减值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在资产负债的不断恶化的行业,计算提取的数据会明显偏高。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和未发生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二者之间的比较,发现公司的资产负债自己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减值的计提有着很大的影响。
(2)通过对样本公司数据的计算研究,Rees,Gore和Gill(1996)提出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并未操纵盈余的观点。其对二百七十七家公司在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二年的三百六十五个样本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提取资产减值的公司在计提减值当年的业绩均有相对较大的超常负应计项目,但这些项目在以后的年度中却没有回转的情况发生,这一情况被认为是公司管理层人员对公司所处经济环境变化采取了的正确判断的反应,而并非是操纵营业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3)Easton,Alciatore和Spear(1998),通过研究探索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把国外研究探索资产减值会计的文献总结为两大类。即操控性研究和费操控性研究。操控性研究分为以下3方面: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方面行为的动机和特点;计提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的营业收益和市场回馈的关系;市场对资产减值信息客观性和相关性的反应。对于资产减值在会计政策上可选择性行为的动机和特点方面。研究结果在确定资产的实时质量与企业的盈余操纵控制行为更为相关,SFAS准则颁布后的已计算提取的资产减值的会转不能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状况,而是具有很强的人为支配,使得没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情况下,对其产生消极影响。不过相同时期也存在资产减值是上市公司对外部经济环境的真实反映,并不是为了操纵控制盈余的说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陆剑桥(1999)选择了二十二家上海公司,这些都是在证劵交易中亏损的公司,并且对这些上市公司亏损年度以及其前后会计年度中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来对其是否有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样本公司为了防止现三年连亏将会受到证券监管部门实施管制及处罚措施,经常会在第一次出现损失的当年存在着明显的非正常的盈余管理现象,就是损失当期存在调整利润使其值降低的行为,而在损失的前一年度和亏损后期改变亏损现象的年度又存在显著增加利润的现象。
(2)王跃堂(2000)通过实证研究一九九八年A股样本公司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情况显示,对样本上市公司会计实施政策的选择因素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公司治理构成、监管部门的监督政策、公司经营水平以及外部审计监督。同时,回归结果表明存在扭亏现象的上市公司常不愿意执行“3大减值政策”,而被“ST”的上市公司则更愿意执行“3大减值政策”。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当公司业绩越差就越能够提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被“ST”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夸大损失;而扭转亏损的上市公司则会选择增加盈余的会计政策。
(3)李增泉、于海燕(2000)对一九九五年三百八十五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算提取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且对存货的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存在公司利用计算提取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例如亏本损失的上市公司以及扭亏的上市公司;而那些处于配股临界的上市公司则存在着操纵支配计算提取存货跌价准备以及计提坏账准备调节盈余的行为。
2资产减值相关理论概述
2.1资产减值的定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4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