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分析(附件)
目录
1 导论 1
1.1论文选题的目的 1
1.2论文选题的意义 1
1.3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1国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2国内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2 相关理论概述 4
2.1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4
2.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概括性原则 4
2.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用 4
2.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任务目标 5
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6
3.1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6
3.3我国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7
3.3.1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 7
3.3.2个人缴费能力有所下降 7
3.3.3政策与制度有待深化 8
3.3.4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8
3.3.5经办队伍素能亟待提高。 8
3.4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8
3.4.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部门配合。 8
3.4.2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积,优先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 9
3.4.3合理安排缴费档次。 9
3.4.4建立统一的经办服务体系。 9
3.4.5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0
4 结论展望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导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999年以来,中国人员老龄化状况越发严峻,老年人数量不断上升,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加之中国长时间实施计划生育方针,家庭小型化加重,对于老人来说土地保证和家庭养老功用逐步弱化。通过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研讨,导致社会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注重,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从城乡居民的实际状况动身,低水平起步,中央断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方针,地方拟定具体办法,实施属地管理,由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愿相结合,权力与职责相对应;引导城乡居民普遍参保;筹资规范和待遇规范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个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管职责,完成全体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1.2论文选题的意义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重要决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最后一项空白,制度所覆盖的城乡非从业居民这个群体,成分构成多样,其中一部分劳动力不强,常常在就业和失业之间反复,收入低或无收入;而老年人的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相当一部分是城乡中的困难群体。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善这些困难群众的老年生活状况,使得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更多的群众。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质量,建立起缩小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更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资源,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起着积极作用。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强调“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制度上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在养老保险领域,城镇职工已经有了制度安排,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最终完善,全体国民都纳入了养老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
1.3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国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洪秋妹学者在《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模式的比较研究》中以瑞典、德国、法国三国为例介绍了不同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瑞典为例,瑞典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比较完善,原则上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在那里,每一公民从出生起就列入养老保险制度的保护范围中,直至死亡。瑞士把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种模式,即国家基础养老基金、国家附加养老基金以及部分养老基金。而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瑞典不得不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现行的养老金模式主要分为公共养老金制度、工作单位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这样有效的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给瑞典带来的巨大压力。
张国艳学者在《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验与启示》中指出,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型、国家福利型、强制储蓄型三大类型。这三种模式的差异实质上是制度顶层设计的责任基础与责任结构的差异,即作为保障责任主体的政府、市场、个人三者间不同组合的责任分配方案的差异。我们应借鉴其经验,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赵巍巍学者在《中国社会保障》专刊中提出,制度选择与国家农业政策、城镇化工业进程、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各个国家都是结合本国具体的农业、农村及农民的实际情况,对农民采取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主流的制度模式是社会保险模式,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是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纳入国民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把全体农民(包括农业工人或农场主)纳入覆盖全体国民的一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二是建立独立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资金筹集采取政府财政补贴与个人缴纳相结合。三是实行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把农民纳入一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中的同时又建立独立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外农民与中国农民不同,因此在进行国内外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比较时,需要客观、实事求是。
1.3.2国内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制度建设从无到有,实现了新的突破;二是制度创新基于中国国情,适应城乡居民特点,符合社会保险发展方向;三是实现城乡一体,将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实施,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保制度;四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亿人参保,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单一养老金计划;五是待遇水平与个人缴费水平稳步提高,与试点初期相比实现倍增。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4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