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集团高资产负债率的成因及其控制(附件)
目录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国内外研究评述 3
1.3研究方法 4
2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理论
2.1资产负债率理论 5
2.1.1资产负债率定义 5
2.1.2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 5
2.2高资产负债率的危害 7
3河北钢铁集团资产负债率现状
3.1河北钢铁集团简介 8
3.2河北钢铁集团资产负债率现状 8
4河北钢铁集团高资产负债率的主要成因
4.1宏观因素 10
4.1.1资本金不足 10
4.1.2企业转型升级投入加大 10
4.1.3社会负担过重 10
4.2微观因素 10
4.2.1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 10
4.2.2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11
4.2.3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负债约束机制 11
5对河北钢铁集团控制资产负债率提出的建议
5.1增强企业创效能力 12
5.2 调整产业结构 12
5.3 搬迁改造 12
5.4盘活资产存量 12
5.5健全完善财务管控和金融服务体系 13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背景:虽然自07年上半年开始,我国钢材价格连续上升,但近几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多数的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开始大幅下降,企业的资金流也随之减少,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以钢铁企业为切入点,该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目的: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会成为公司发展的拦脚石,无法为其经营业绩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可能使品牌质量大打折扣,产生筹资无门的窘境,进而使其遭遇生存困境。当绝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广泛偏高,并且长时间不能扭转时,容易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政局的不稳定。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河北钢铁集团资产负债率情况的调查,分析出该企业在资产负债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诞生缘由进行详尽细致精细化的探析和解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实用性强、可行性高的对策,进而对资产负债率进行高效把控,为企业稳健化、持续化的发展奠定牢不可破的基础。
意义:极高的资产负债率导致经营风险增加,一方面,大量的应付票据和短期借款在企业加息周期中承担了很大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一旦银根紧缩而引发财务上的问题,企业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现代企业的破产,一般不是因为经营亏本或者资不抵债,而是在扩张过程中因突发事件或者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从而引发资金链的断裂。所以,促进钢铁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有效控制资金规模,以降低资产负债率显得十分重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资产负债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相比,开始得更早。
Simerly&Li(2000)对每一阶段的公司环境进行综合考量,并探究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公司的稳定性对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有何种关系,在其落实和践行精细化的测算之后,得出这一结论:倘若某一阶段的公司环境呈现积极化、健康化的发展态势,那么,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能够赋予公司与众不同的生命力,也能为其经营绩效的提升增添一臂之力。
Frank&Goyal(2003)选取了美国的非金融企业自1950至2000年的数据库,对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究,并明晰其与账面财务杠杆比例的关联度,最终发现,二者为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二位学者也将其与市场价值财务杠杆比例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发现绩效与这一比例有着负相关的联系[1]。
Berger和Patti(2006)将注意力聚焦于美国银行业,对其数据进行完备化、精细化的收集,并创设联立方程,对两个变量进行深化、细化的探究,即资产负债率对绩效的潜在影响,结果阐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倘若对其正相关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即二者为“非线性”的正相关。
Michael R.King和Eric Santor(2008)选取了1998年至2005年加拿大613家公司,研究家族企业所有制关系对公司绩效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以托宾Q为绩效衡量指标时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与公司绩效、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发挥的作用越大[2]。
1.2.2国内研究现状
比较于国外学者对资产负债率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资产负债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琦(2007)将关注度聚焦于汽车制造业,以该行业的相关数据为测算基础,对其落实和施行实证分析法,探究资产负债率与众多因素的关联度,第一类因素为偿债能力,倘若某公司的负债比率越高,则阐明其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差;第二类因素为非债务税盾,负债比率与这类因素的相关性较强。
陈硕(2013)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探究的起点,巧妙性地嵌入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进而从多角度多方位对股权、债权筹措款项的占比进行精细化的描述,并以宏、微观为不同的切入点,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详尽细致精细化的探究。倘若以宏观角度为切入点,正源于证券市场的低效性、不完备性,以及筹资政策的漏洞较大,使其对资产负债率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倘若以微观角度为切入点,许多公司现阶段的财务实力薄弱,盈利能力低下,也尚未创设科学化、有序化的治理架构,无法为公司融资举措的落实和践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对资产负债率有潜在影响。
(2)企业资产负债率存在的问题
常英(2011)也对资产负债率进行深入浅出的探究和考量,在其看来,现阶段许多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其不能为综合效益的提升奠定牢不可破的基础,也打破负债结构的均衡性和稳定性。她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具有国资背景,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当公司实际增长率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时,公司不惜进行财务造假等手段以实现股权融资而放弃可能更为合理的债权融资,影响了企业价值的提升[3]。
(3)设立资产负债率合理区间
屠建平(2007)创设实用性强、适用性高的模型,对公司现阶段的资产负债率敏感边际进行完备化、精准化的探究,倘若某公司现阶段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基于这一背景下,提高相同的筹措款项的成本,那么,资产负债率的增加速率越为缓慢,即增量越小。与此同时,列明许多公司的案例,将其与所属行业的发展概况、资产负债率予以对比和考量,再嵌入设立好的模型,测算出资产负债率的顶峰,即上限;与此同时,还对资产负债率的合理区间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究,明晰其最佳比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4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