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陕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

2023-01-02 11: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封皮,郑重声明,中英文,目录不需要页码正文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5号居中打印要求单面打印,论文裁切后规格为白色A4打印纸。一律左侧装订。封面为白色铜版纸。摘 要 中小企业有着巨大的数量,其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经济现状,这一困境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本文以陕南地区为切入点,结合理论与现实推出陕南中小企业融资规模不足这一问题。随后分别从陕西三个区域和不同的企业规模两个角度分析,进一步解释陕南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通过融资渠道、企业信息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融资困境的成因。在结论部分,结合了国外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经验,对解决陕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了合理的对策。首先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设,其次应当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再次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政策,最后应当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引导中小企业使用创新型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
目 录
1 绪论 4
1.1 研究的背景 4
1.2 选题的意义 5
2 文献综述 6
2.1 国内研究综述 6
2.2 国外研究综述 7
2.3 融资理论简述 8
2.3.1 MM定理 8
2.3.2 权衡理论 8
2.3.3 优序融资理论 8
3 陕南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9
3.1 陕南中小企业现状 9
3.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0
3.3 陕南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
3.4 陕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12
3.4.1 融资渠道单一 12
3.4.2 信贷支持不充分 12
3.4.3 信息不对称 12
3.4.4 我国相关法律缺失 12
4 建议与对策 13
4.1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13
4.1.1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13
4.1.2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13
4.1.3意大利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14
4.2 解决陕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14
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1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4
4.2.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4
4.2.3 实行多样的金融政策 15
4.2.4 加强信用建设 15
4.3.5 使用创新型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要载体,也是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企业的层次中,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但是数量巨大,在实行大众创业创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不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兼具促进科技创新的功能,还有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重要作用。“十二五规划中”期间中小企业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截止2015年末,已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中小企业总数超过2000万,个体工商户总数超过5400万。在就业方面的数据显示,超过80%的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1]。
中小企业有着许多特殊的作用,这些功能都是源自中小企业的特质。第一,中小企业经营更加灵活;小企业的组织架构精简和信息传递方便,使得经营活动灵活多样。第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更加精细;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和能力,更加关注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第三,中小企业冒险和创新的愿意更强;对于小企业而言,冒险的潜在成本更低而潜在的收益更高,有动力去创新。第四,中小企业服务意识更加到位;中小企业更贴近客户,了解他们的需要并积极应对,以满足客户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以追求更多利润,但是规模有限资本不足往往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更大,融资成本更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多个国家的政策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给予关注,并且不同领域的学者在各个层次和多种角度上作了大量研究,但因为地区不同制度差异等原因,无法得出一个通行的结论或者方法。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广泛存在,在世界范围内尚未解决。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时间较短尚不成熟,当前环境下金融体制改革仍在进行,民间金融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很多地区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配套机制。这些原因都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小企业筹资融资的困境真实存在而且没有得到大幅改善。
在“十三五”时期,纵观国内外经济形势,大体上是不乐观的。从国际角度看,全球经济尚在调整,增长低迷,对外贸易条件更加苛刻。从国内角度看,经济发展出现了阶段性调整,增长速度略微放缓,增长方式转为集约型质量型,增长动力主要依靠创新。经济新常态下,对企业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既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实力不足被淘汰的风险。
1.2 选题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综合国内外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形势推测,我国中小企业总体的发展机遇是大于挑战。中小企业在新常态下应当把握好机会,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加大创新的投入,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竞争能力,依托新兴技术和先进理念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合理地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本文选取了陕南地区的中小企业为对象,梳理融资困难和解决对策。陕西经济在最近十年稳步上升,2016年陕西省GDP在全国排名15,GDP增速排名16,处于在全国是中游水平。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了10310.09亿元,占全省GDP增长的53.8%,相比去年提升了0.4%。陕西全省80个县(市、区)中,有43个县(市、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有4个县(市、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反映了中小企业的活力,陕西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2]。
陕西经济的发展壮大与中小企业的贡献密不可分,因此对本省的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陕西从自然区划上来看,分为由北向南的三个层次分明的区域:陕北—关中—陕南。2016年,以新兴民营企业为主的陕南中小企业实现了突破式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以高新技术和高级制造为主的关中中小企业逐步转型,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循环经济和非能制造为主的陕北中小企业表现一般,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从数据上可以更直观地看到,陕南中小企业正在高速增长,而且相较于关中和陕北增速差异显著。然而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类困难是否被意识到,融资政策是否充足到位,融资规模是否合理依然需要深入讨论[3]。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陕南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因为研究的切入点较小,仅仅考虑陕西南部的情况,缺乏相关的国外研究以供参考。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新闻报道比较多,但是相关深入研究却是寥寥无几。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陕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由此导致的融资结构不合理(胡凡,2014)[4],以及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即如何优化陕南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胡凡,2012)这两个方面[5]。
更加宽泛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关于陕西省内中小企业的研究。郭慧婷(2016)基于中小企业在融资上存在较多困难的现状,分析互联网融资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构符合陕西地方经济特色的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以帮助陕西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6]。李静(2015)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式加以解决,对构建适合陕西省中小企业的新融资体系提供了对策与建议[7]。邓彤(2016)提出了陕西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面临融资难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提出陕西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必要性[8]。张卫平(2016)结合陕西经济在逆境之下调整经济结构,中小企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等形势,分析了当前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对实体经济与中小企业的影响,对金融业服务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9]。罗林(2015)在梳理了本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后,指出企业规模过小,金融业水平较低,企业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困难三个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10]。王胜利(2015)认为,陕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在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陕西省应健全法律法规、建设服务平台,银行创新融资方式,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水平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1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4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