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 录
1 绪 论 4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4
1.2国内外现状 5
1.3主要内容及方法 7
2 西安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分析 7
2.1问卷调查的内容 7
2.2样本的选择方式 7
2.3问卷调查的基本结果 8
企业借款方式 8
影响企业融资的外部因素 9
3西安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9
3.1 融资渠道单一 10
3.2 融资成本高 10
3.3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10
3.3.1信用担保体系不成熟 10
3.3.2政策性金融机构建设相对滞后 10
4西安中小企业融资出现问题的原因 11
4.1内部原因 11
4.2 外部原因 11
5.1中小企业加强自身的信用意识 11
5.2 提升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 12
5.3政府的扶持力度 12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绪 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1.1研究目的:
中小企业在我国绝对是占据了半壁江山的,特别首先是在数量上有着十分绝对的优势存在。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占比达到全国企业总数量的97%以上。不仅数量十分庞大,同时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具有很多特有的优势。如经营管理相对灵活,成长空间也非常大等等特点。
除此之外,和其他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在创新方面更具有多样化,在竞争得巨大压力下也更容易接受创新,创新的效率和时间上都大大优异于大企业。结合这些所有的特点,成为中小企业在某些领域取胜大型企业的重要保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将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更好的维护经济安全,更好的在扩大就业和满足大众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社会结构,人才结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内在的多样性。中小企业我国的地位的日益提升,可是中小企业还是存在很多劣势,比如在融资渠道方面还是相对单一,融资的成本还是比较高,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的降低,提供更好更有益的方式方法,同时为企业融资提供相对保障,是我们当下义不容辞的责任。
1.1.2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都被中小企业的发展深深影响着。但由于我国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抑制限制以及市场型金融活动的控制管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这种单一的发展方式大大约束融资渠道和外源融资渠道,资金短缺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那么中小型企业在城市发展当中如果运用合理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果来实现价值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都以宏观为主,大都从行业或全国角度出发,对于中小企业在具体城市当中融资状况的相关研究比较匮乏,本论文将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出发出,以西安市为主体进行研究更具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1.2国内外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的融资约束问题在国外已有很多文献进行讨论,只是体现方式有所不一,有的是用中小企业投资行为分析来显现,有的也会通过融资的渠道选择来体现。
贝斯特2005年美国小企业少的地方的小企业在商业信用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更强拖欠特征,而且,小银行少的地方优势并不一定成立。韦伊思(2011年)利用意大利小企业调查资料,分析后发现其所有权结构是地区性的信用社与银行在信贷服务方面的主要差异点。
斯蒂格利茨(2012年)在《经济学》中认为小企业信贷获取及获取成本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内容所导致,而且跟银企关系和良好的信贷记录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在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日本很多学者也指出,关系型贷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融资方面,始于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提出的MM定理之后,现代资本结构先后有破产成本主义,税差学派,权衡理论 新优序融资理论,代理成本税,财务契论和当前最流行的信号模型,80年代以来,非对称性信息理论在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卡纳塔斯(2012年)提出的“融资顺序理论”,贝森科(2010年)提出了企业成长周期理论,部分的弥补了原先的理论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时的缺陷。
关于这些研究,各位学者众说纷纭,纳吉(2015年)提出‘共同监督’假说,这个假说表明,由于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中小企业机构不能根本的了解到,所以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很难,为了大家实现共赢的局面,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一般来说,这是一种比金融机构更有效的方式。
1.2.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受我国的经济发展所限,企业融资理论在我国起步较晚,起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针对中小企业的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萌芽发展,主要问题是对这一研究的分析严重欠缺,在实践上也没有明显的需要.
康晶2007年在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中小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结构,财务资源市场拓展能力和经营管理的能力都会影响其融资的开展,影响企业融资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这是周月书2009年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影响因素中提到的相关理念,规模经营风险资信水平等因素,张雪梅2014在《经济学》中认为,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效率低下素质综合不高是制约其顺利获得融资的原因。
高正平2006年在《中小企业融资新论》中提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渠道狭窄只是融资难的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有信息不对成等因素导致,林毅夫在制度经济学((2001)指出,经营的透明度较低,信息公开度不够,中下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张杰2000年在企业融资一文中提到,我国的国有金融机制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的对国有大型企业偏袒的习惯在短期难以进行改变,国有企业的眼里习惯了国家金融支持进而产生了严重依赖,因此导致了信贷资金资本化,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难以摆脱,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金融制度有关,张全旺、于学伟在2004年提出,国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非常匮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严重缺失,因此导致中小企业被地下融资组织利用,门朝提出,征信系统和机构一般由政府部门组建,宋仁玲提出,想要有效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方面着手,降低企业和银行的之间的交易成本,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声誉立法建设来大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限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5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