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高的审计质量是否提高了股东收益(附件)

2021-03-22 17:0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基于市场经济监督的需要,审计应运而生。本文以研究审计质量和股东收益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以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首先对于国内外有关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汇总,分析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找出适合本文主题的研究角度;然后,选取2014-2016年三年上市公司A股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EXCEL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删选和整理,通过运用STATA 14.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来研究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JONES模型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高的审计质量能够提高股东收益的实证结论,即当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越低,也就意味着审计质量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股东收益就越高。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利用审计工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而提高股东收益。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章框架结构 2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3
(一)影响股东收益率的因素 3
(二)审计质量对股东收益率的影响 3
(三)审计质量和股东收益的衡量指标 3
三、研究设计 6
(一)样本的选择 6
(二)模型的设立 6
(三)变量的定义 6
四、实证结果与解释 8
(一)描述性统计 8
(二)相关性分析 8
(三)多元回归分析 10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2
(一)研究结论 12
(二)建议 12
(三)不足之处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从史料记录看,中国审计的萌芽从西周时期就开始出现。随着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贸易及各种制度的形成、完善,朝廷的审计制度也开始初步确立。也就是说,从西周时期到清代,审计的发展是从官厅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审计不断发展、革新演变到今天的。从北宋时期开始,审计这一词语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审计职权开始独立,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的职能开始扩大,审计机构的内部结构升级,对财政经济活动的监督开始加强。在现代以来,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标志着审计监督制度的萌芽。随后,内部审计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制度也逐步设立,审计组织也不断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协会也相继成立。随着经济责任的变化发展,我国审计也从政府审计到内部审计,再过渡到民间审计。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股东、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以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股东与企业内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股东往往无法直接观测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企业内部人员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可能歪曲事实,存在向股东提供虚假经营业绩的可能。由此,基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应运而生,其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及财务报告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查和验证。
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从而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2006)研究表明,高质量审计能够提高盈余的信息含量,降低代理成本[1],并且,高的审计质量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这都有助于股东财富的增加。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Jones模型来检验审计质量对股东收益的影响。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审计质量与股东收益的关系研究,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了高审计质量对于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实践意义
本文为审计质量对股东收益的影响研究提供来自于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审计对于股东收益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审计质量与股东收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企业投资者认清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其对审计工作的配合程度,有利于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开展,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价值,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文章框架结构
第一部分为引言。这一模块分三部分部分展开,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章框架结构等内容,为文章后续展开做铺垫。
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部分。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已有文献对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归纳总结。首先是影响股东收益率的因素;其次是审计质量对股东收益率的影响;最后是审计质量和股东收益的衡量指标。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及已有文献的梳理提出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所选取的模型。自变量审计质量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来反映。因变量股东收益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最后通过控制因变量的影响因素——公司的规模、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的独立性、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六个方面来进行统计分析。
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解释。本部分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性分析三方面的分析,进而得出实证结论,以验证研究假设。
第五部分是针对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及文章的不足之处。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影响股东收益率的因素
股东收益率(又称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平均余额的百分比,这一指标反映普通股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报酬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及资本运用能力。
一方面,陈明、林峰(2009)研究认为,在把上市公司规模、财务杠杆、主营业务的赢利能力和成长机会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的情况下,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和适当的控股股东比率将改善上市公司资本回报效率,但管理层激励则对上市公司 ROE 影响甚微[2]。
另一方面,根据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及其核心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分为以下两种:一是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收节支的方法,提高资产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资产报酬率;二是在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权益乘数,即提高资产负债率,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3]。
(二)审计质量对股东收益率的影响
根据代理理论,独立审计是用以降低代理成本的一种机制(Jensen and Meckling ,1976)[4]。代理成本较高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市场价值[58]。这一研究结论已得到大量中外研究学者的支持(DeFond, 1992;曾颖、叶康涛,2005;高雷、张杰,2011;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2006等)。这也就意味着高的审计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市场价值,从而提高股东收益。
(三)审计质量和股东收益的衡量指标
1.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
由于审计质量无法直接观测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于审计质量的衡量大都通过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来代替。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认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大体可以分为以下3个方面:
(1)事务所的规模——前十大与非前十大的划分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5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