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2-10 14: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0200210135500]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财富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代居民的投资意愿、理财观念增强,服务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点。个人信贷业务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在新环境中加速创新机制、完善体制。在宏观层面,通过对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法律环境改善,努力改善经营环境,以支持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在微观层面,工商银行应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个人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市场领域中的竞争力,从而使工商银行个人信贷的发展更趋合理、健康。
本文以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题,通过了解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定义及其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以工商银行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工商银行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工商银行个人信贷金融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
1.3.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
1.3.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
2.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概述 4
2.1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内涵及特征 4
2.1.1个人信贷业务 4
2.1.2个人信贷业务的特点 4
2.2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理论基础 5
2.2.1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 5
2.2.2欧文·费雪跨期消费决策理论 5
2.2.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6
3.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7
3.1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概况 7
3.2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主要种类及各自比重 7
3.2.1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种类 7
3.2.2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比重 9
3.3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竞争优势 9
3.3.1营业网点遍布全国 9
3.3.2客户资源优势 10
3.3.3技术优势 10
4.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 11
4.1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问题和原因 11
4.1.1产品研发深度不够 11
4.1.2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创新 13
4.1.3营销体制不顺畅 13
5.工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 15
5.1完善个人信贷业务的运行 15
5.2 完善个人信贷的创新机制及相关法律政策 15
5.3 加快完成客户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 16
5.3.1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细分客户资源 16
5.3.2推行客户细分与分层服务 17
5.3.3开展各种延伸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17
5.4提升信贷风险与成本管控水平 18
5.4.1加强风险控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18
5.4.2加强对个人信贷服务的成本管理 18
5.5提升个人信贷的营销水平 18
5.5.1在营销策略上,要树立品牌营销的理念 18
5.5.2在营销方式上,要改变“坐等客户上门”的做法 18
5.6 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19
5.7提升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 19
5.7.1要提升中下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19
5.7.2应继续深化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9
结 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银行业发展的环境也将面临着重大变化。十二五规划出台,未来五年至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概括为以下三点:刺激消费,快速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然而个人信贷三大主业与这三个点的发展紧密相关:刺激消费和个人消费贷款、产业升级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城市化和房贷。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个人信贷业务也必然进入高速发展期。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的分配不断的朝向着个人倾斜,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价值在GDP中的所占比重不断的扩大。当下居民财富不断增长,个人需要除了品种繁多的储蓄服务,还对各种支付、投资、融资和担保等服务的要求随之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消费者崭新的消费理念的构成,也随之增加了个人信贷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消费贷款,例如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家用电器贷款、家庭装饰贷款、教育贷款和旅游贷款等逐渐成为个人信贷业务的热点。住房制度在新时期的改革也促使住房按揭、抵押贷款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其次,由于信贷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投资者拥有的债券、股票、基金、外汇或实物等投资品种越来越多,居民投资意识日益加强,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提供各种高质量的信贷服务。家庭和个人正逐渐的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投资与消费的重要支柱,这就要求了我国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个人信贷服务。
1.2.2研究意义
为了不间断的增强我国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也随着信贷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家商业银行逐渐都开始调整自己经营管理的策略与方针,从之前仅仅注重企业信贷业务逐渐转向企业与个人信贷的业务并重,个人信贷业务也已然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理财、消费信贷等新的信贷业务慢慢的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居民关注的焦点,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比较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与格局,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更加加深研究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增加商业银行的市场的良性竞争存在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工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因为工商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对其他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也有示范和参照的价值。
1.3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David.Durand (1941) 对存在风险因素的消费贷款的消费者信用评分模型阶段基于拟议,对借款人的收入、 储蓄和其他个人信息,定量,从而有助于他们的信用评级。Allen and Santomero(1998)在总结银行的新业务后认为,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主要活动。Rajan(1994)研究银行的信贷政策后,发现银行的信贷政策具有周期性,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降低对消费者标准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而在经济形势差时提升此标准。Fend和Simon(1997)对消费金融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经济衰退时期信贷受约束的家庭数字,证明了在此期间信用度较低的贷款人授信额度要比信用度高的贷款人少很多。Thomas(2000)通过研究发现年龄在29-36岁人群违约率相对来讲最高。Zhou(2001)认为借贷期限越长,带来较高的违约率。Alesis,Hochguertel和Weber(2001)在分析了利率与消费信贷之间的关系后,指出在利率水平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贷款的构成将发生变化。Francesco M.Paris提出银行应该将消费贷款作为银行资产管理的一部分,用投资组合原理规避风险,并指出MPT(modem portfolio theory)进行银行资产管理存在缺陷,并提出了解决方法。Hunter(2003)则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了考察,他提出要对消费信贷实行资产负债联合管理,要化解风险,银行可以利用利率,资产证券化,衍生工具和其他措施来降低风险。Crook(2003)进一步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消费信贷问题作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信贷的获得和消费者年龄有紧密关系。因此,消费信贷的表明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信贷市场的转型,提升投融资效率和经济周期内生性。
1.3.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及个人信贷产品在银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个人信贷业务研究的文献也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