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及其防范【字数:12214】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企业业绩管理概述 1
1.1业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1
1.2企业业绩管理现状 1
1.2.1国外企业业绩管理现状 1
1.2.2国内企业业绩管理现状 1
第二章 企业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 3
2.1 什么是企业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 3
2.2当今企业业绩管理存在的消极行为 3
2.2.1企业无法完善处理个人对管理体系的敏感 3
2.2.2企业管理人员对业绩管理的意识薄弱 3
2.2.3企业局限于自身利润最大化 3
2.2.4企业业绩管理操作性低、繁琐复杂 4
2.2.5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不适合企业现状 4
2.2.6企业闲置资产闲置严重 5
2.2.7企业标准成本制度考虑不够全面 5
2.2.8企业业绩管理评价体系不健全 6
2.3未来企业业绩管理存在的消极行为 6
第三章 企业业绩管理中消极行为防范对策 8
3.1当今企业如何对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进行防范 8
3.1.1双向沟通多听取员工意见 8
3.1.2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8
3.1.3 企业价值最大化 8
3.1.4业绩考评应该简便具有操作性 9
3.1.5转变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9
3.1.6建立闲置资产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管理制度 9
3.1.7 改进企业标准成本制度 10
3.1.8完善企业的业绩管理评价体系 10
3.2如何对未来企业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进行防范 11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企业业绩管理概述
1.1业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业绩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其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对自身的竞争力都有着不小的推进作用。进行企业的业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成熟期的企业来说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业绩管理,组织和个人的业绩没有办法进行持续的提升,组织和个人也没有办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会被市场淘汰。业绩管理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有效的业绩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使得企业运行通畅,促进组织长期以及短期目标的完成。无效的业绩管理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影响团队的合作积极性等。绩效管理就像是一个发现问题的雷达,它帮助企业发现自己内部存在的问题,良好的业绩管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并促使业绩提升,而不良的业绩管理会产生问题降低企业的业绩。
1.2企业业绩管理现状
1.2.1国外企业业绩管理现状
国外企业业绩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在19世纪最早期的企业业绩管理注重点在于企业业绩的成本,主要的侧重对象在于企业的员工。泰勒于1911年设计推出了最早期的标准成本制度,将人工成本法推广到了制造费用和材料中,这使得人们意识到不应该只将目光局限于事后管理还应该放到事中控制,这是一大突破。
在20世纪企业业绩管理有了很大的飞跃。美国杜邦高层提出了以投资报酬率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评价体系,并分解出了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两大现如今研究业绩管理所必不可少的指标。再随后财务评价指标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这两种,常用的还有税前利润,每股收益,现金流量,剩余收益等等。
现如今,全球经济化浪潮使得企业的业绩管理所需要面临的环境挑战需求多样错综,企业的目标为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国外学者进行了不少研究,主要有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即EVA;哈佛商学院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戴维P诺顿提出了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
1.2.2国内企业业绩管理现状
我国业绩管理研究和国外相比起步比较晚,重视程度也不够,当开始对国内企业业绩管理进行研究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之后才意识到的。和国外不同的是,我们国家是通过对政府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作为参考标准的。现如今,我国已经颁布了不少的政策文件,比如:《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施行办法》、《中央企业综合业绩评价暂行方法》等。目前,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我国业绩评价的主要手段,以投入产出分析作为核心的多角度综合评价对负责人的考核已经扩展到了对企业的全面评价,体现了综合性、全面性、客观公正性。
第二章 企业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
2.1 什么是企业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
企业业绩管理中的消极行为就是企业在业绩管理中不做出某些行为对企业的业绩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小视的问题,轻则给企业带来利润流失,严重的会使得企业倒闭破产。企业应当正视这些问题,若长期忽视不理必然会积少成多形成恶性循环。
2.2当今企业业绩管理存在的消极行为
2.2.1企业无法完善处理个人对管理体系的敏感
说到业绩管理,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对于是否要与个人挂钩存在着争论。在我国都是以个人作为企业的个人,在强调职工个人的业绩同时以发展为目标,为员工提高更广阔的空间。这是因为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那么员工业绩也就提高进而也是促进了企业的业绩。但在国外,尤其是美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担心业绩管理系统的考核会导致企业的管理层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一触即发,变得敏感脆弱,所以不少的企业已经在该不该与职工个体挂钩发生了冲突,这使得在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以及结果上出现了一些影响,使得企业业绩管理名存实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55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