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风险规避的思考(附件)
目录
1 引言 1
2 企业并购的意义 1
2.1 企业并购概念 2
2.2 企业并购的意义 3
2.2.1 获得效益 3
2.2.2 节约费用 3
2.2.3 消化过剩产能 3
2.2.4 提高管理效率 4
3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 4
3.1 融资风险 4
3.2 支付风险 5
3.3 信息不对称风险 6
3.4 经营风险 6
3.5 文化整合风险 7
4 规避企业并购风险的措施 7
4.1 融资风险的防范 8
4.2 支付风险的防范 8
4.3 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的防范 8
4.4 经营风险的防范 9
4.5 文化整合 9
5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企业并购的意见及应注意事项 10
5.1 并购简介 10
5.2 并购起因 11
5.2.1 发展遭遇瓶颈 11
5.2.2 外部环境竞争激烈 11
5.3 并购时存在的风险 11
5.3.1 被并购方的市场价值评估风险 11
5.3.2 支付风险分析 12
5.3.3 文化整合风险 12
5.5启示 13
5.5.1 追随国家步伐 13
5.5.2 着重财务整合 13
总结 14
致谢 15
参 考 文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献 16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的发展也处于“瓶颈期”阶段,为此企业均在不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在企业追求企业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并购逐渐成为的一种战略,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重新配置并调整自身的内部资源合理分配资源,使则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同时让资源优势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并且相互补充,让企业资源的浪费率达到最小值,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让企业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任何事情均具有两面性,有利便有弊,并购在给企业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但并购本身便具有一定的的风险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给并购双方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而关键的问题是并购时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即使通过一些方法也是无法根本上完全规避。其二,并购风险伴随着并购过程的始终,在并购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风险也不尽相同。但就目前国内国外大致的并购案例来看,最终以并购失败收场的案例也不断增加,数量也不容小觑。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未来预期的效益而蒙蔽双眼,忽略并购自带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各类并购案件,积累经验,对并购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加以防控,找到规避的方法。
2 企业并购的意义
近年来,企业并购越来越成为企业自我扩张的新型这战略,我国各企业并购种类有境内、境外、入境并购三种,根据20122016年研究数据来看(如下图):在这五年期间,国内企业大部分还是采用境内并购,2012年境内并购案例数量为3776家,在经过2013、2014这两年间的微小下滑之后,于2015年并购数量达到这五年间的最高值,并购数量为4999,在这期间,因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的宏观因素,相对于2015,2016年并购案例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突破4000的这一水平线。
虽说相比较下,出境与入境并购数量显得较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意义。就这两者而言,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入境并购的案例数量并不是很多,均为超过100,而且在这五年间,企业入境并购案例数量总体上是下滑趋势,从2012年的81到2016年的51,下滑幅度稍大。在现代全球经济化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踏出国门。通过境外并购进行扩张,在20152016两年间,有多达249家企业进行境外并购,其中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有:联想并购IBM,吉利并购沃尔沃等等。
/
图21 20122016中国企业并购案例数据
/
图22 2016年并购数量行业分布图
2.1 企业并购概念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一般都会将兼并和收购连在一起使用,称之为M&A,而在我国则称为并购。[1]即指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是并购双方在于资源平等,等价和有偿的条件下,用一定的方法取得其他企业所有权的行为,是企业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的一种。
2.2 企业并购的意义
2.2.1 获得效益
所谓获得效益,只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资产规模,借助并购,企业可以对原本的资产结构进行设党的调整,从而达到规划的状态;第二,生产规模扩大,通过同一类型的目标企业,企业可以集中财力、人力生产某一产品,精益求精,追求高效、高产、专业化的生产,进而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第三,经营效益,通过并购不同类型的目标企业,并购方可以完善自身的生产线,从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均能面面俱到。譬如,一家从事产品生产的企业,在并购该产品的生产商,则可以同时进行产品的生产、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cwgl/58355.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