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病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角色研究
Abstract 2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研究目的 4
2.研究意义 5
二、相关概念概述 5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 5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含义 6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7
(一)心理关怀者 7
(二)社会支持者 8
(三)协调者 9
(四)社会倡导者 10
四、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困境分析 10
(一)作为心理关怀者的角色困境 10
(二)作为社会支持者的角色困境 10
(三)作为协调者的角色困境 11
(四)作为社会倡导者的角色困境 12
五、讨论与建议 13
(一)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化水平 13
(二)完善相关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政策和法规 13
(三)构建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者系统 14
(四)进行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宣传 14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也逐渐体会到发展带来的好处与坏处,相比以往,如今的社会问题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用专业的方法来处理社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问题,维持社会的安稳,加快现代城市的发展步伐,所以需要社会工作者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四)进行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宣传 14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6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也逐渐体会到发展带来的好处与坏处,相比以往,如今的社会问题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用专业的方法来处理社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问题,维持社会的安稳,加快现代城市的发展步伐,所以需要社会工作者维护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10月,中国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也提到要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这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后,社会工作专业在本土化过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都呈现出高歌猛进的状态。
医务社会工作并非土生土长,基于国外传入的原因,其发展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相对于医务社会工作来说,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医疗体系还不够完整,病人的需求不再只是为了看好病,如今已经转变为各种各样的精神上的需求。总的来说,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在一步一步探索中。
尽管与其他专业相比,社会工作的存在才仅有一百年左右,不过在国外,该专业已经达到成熟的状态。为此,要使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可以参考国外的相关经验,以此来塑造好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病人社会支持系统的角色扮演。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因为目前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期,有关的研究尚且还不完善,出现的医务社会工作的问题,大多借鉴国外的研究与经验来采取处理,很少有优秀的学者以专业的角度入手,探究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病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角色,分析其中的困境,并提供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困境,而且本研究将作为国内医务社会工作体系的一种补充,为医务社会工作相关领域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研究意义
(1)社会政策意义
我国现阶段关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有关法律政策还不够完善,大部分的相关政策都是从医院方延伸出来的,仅仅包含了一些片面的医务社工政策,所以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全面的为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相关政策的建立与完善起到参考价值。
(2)现实意义
因为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在人员构成、工作理念、运营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各种不足,欠缺完善的医务社会工作体系。所以医务社会工作者怎样将自己自身在病人社会体系中的角色扮演得更好,促使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位更加专业化与职业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希望本文可以为国家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
二、相关概念概述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
现阶段,国内对医务社会工作有两种定义,第一种是从传统的角度来阐述其基本内涵;第二种是经过社会的演变而来的含义。医务社会工作的传统含义主要是针对于病人病情治疗到痊愈的整个过程,重点关注的是病人的自身。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大部分学者都觉得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是处理好因为疾病而引发的社会心理障碍。姚卓英(1998)认为:一些掌握医学相关知识的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所特有的方法协助病人治疗,帮助其解决经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金蔚如(2005)年认为:医务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工作,利用该领域相关的知识本领同社会工作的理论结合起来。在此他特别说明了一点,疾病的诱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和环境压力的逼迫。这也说明了他认为医务社会工作的任务将重点放在对病人疾病的防范。因此,他们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怎样在医院为病人的心理疾病进行辅导服务。
然而,伴随着经济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领域实践的丰富,人们渐渐加深了对健康的理解,医院对病人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局限于以往单一的传统生物模式,也逐渐扩展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多方面模式。所以医务社会工作经过社会的演变而来的含义为既包括针对病人在病愈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所提供的服务,也包括处理在病人及其家属在医院所遇到的困境,还包括一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莫黎黎(2004年)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的角色是多样性的,有协助治疗的角色,也有解决行政事物的角色,比如筹集资金、研究等。台湾的廖荣利(1992)在其撰写的《医疗社会工作》中把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含义定义为:“医疗社会工作是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对疾病防范治疗以及有关经济、社会、情绪以及家庭方面的内容所进行的专业服务。”因此,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随着经济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有关领域实践的丰富逐渐扩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其定义应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角度入手,所谓的狭义就是与病人和家属一同来处理因疾病而引发的社会心理障碍,处理好医患关系,搜索资源以确保病人所需。所谓广义就是医务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等地方,为病人在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提供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3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