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附件)

2021-03-27 11:2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其经营管理模式建设是园区高效运行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延伸,“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浪潮对园区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总结了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现状,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园区销售和流通模式的创新,来挖掘农业互联网化过程中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形式,并以江苏省F现代农业园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现代农业园区新型经营管理模式的建设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绪论1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3
(一)“互联网+”的演变3
(二)农业互联网化的现状及问题3
(三)农业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4
二、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模式现状4
(一)现代农业园区的种类及特征4
(二)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现状5
三、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创新6
(一)“互联网+农业”对园区模式创新的作用6
(二)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创新7
四、案例分析8
(一)案例背景8
(二)基于互联网的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分析8
五、讨论与小结9
(一)讨论9
(二)政策建议10
(三)小结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2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农村区域发展 王焱镤
引言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相关产业体系和经营管理模式日趋完善, 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现阶段,农业增效与农民增受到了新的“瓶颈”,迫切需要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现代农业园区则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客观产物。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链的相互渗透和不断融合,农业正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下一个“风口”。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很多农业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也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作出了“互联网+农业”行动方案。在相关战略的推动下,农业互联网化将成为促进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效率的主要手段,这为“新常态”下区域农业发展升级和模式创新创造了新的驱动力和发展机遇。
2.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在分析现代农业园区的经营体系和管理模式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将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通过探讨农产品电商对营销和流通模式的创新,来分析在生产销售环节以及生产经营效率方面的实现新突破的可能性,顺应“互联网+农业”的大潮,为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园区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参考。这对园区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文拟选取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作案例分析,这对江苏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十三五”规划与落实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农业园区大多以高新技术和农业设施来向农民、学生、游人等示范与展示新的生产方式为基本主题[1],有示范农场、观光农园或休闲农场和教育农场三种主要模式。国外学者对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涉及领域较广,在类型、特征、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基础理论、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照。欧美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很早就关注互联网对于农业发展的启动作用,不断开发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物流保鲜、农场生产管理等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产业链全过程。互联网在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升级过程中,有关学者认为“互联网+农业”包含农产品电商、生产管理数字化、科技服务信息化等内容,认为互联网技术和农业的深度结合,在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构建方面、优化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内对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与国外相似,上述研究领域均有涉及,但又有所不同,我国较侧重于运行机制和模式方面的研究。早期学者比较侧重于机制的理论研究,蒋和平总结了我国11种农业科技园区模式[2]。随着农业园区不断发展,许多学者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不同现代农业园区类型做了多角度研究。蒋和平[3]指出,除功能定位不准确、运行机制不灵活外,园区缺乏具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较短,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的能力偏弱;此外,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弱、土地流转和要素集中程度低导致产业聚集功能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导致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4]。
在国内相关学者的相关研究中,“互联网+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必然选择,对于缓解当前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有着重要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传统农产品贸易交易流通环节复杂、交易信息不对称、价格不稳定、市场变化快、交易成本过高 [5]。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农贸市场供需变化频率的加快催化了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发展,使农产品交易市场需要在变动中不断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为重塑农业产业链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农业园区必须从生产管理、销售供应、质量追溯等全面实现精准农业,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来看,传统的B2B、B2C等电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产品丰度问题、物流保鲜问题、客户关系问题、品牌诚信问题,这就为新型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提供了条件,但新型电商模式仍不够成熟,如何实现农业园区建设与农产品电商发展融合共同发展有着广泛研究空间。从农业信息化建设来看,不少园区对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缺乏认识,信息化建设项目选择不当,信息技术的应用脱离实际的问题比较突出,利用信息技术不仅未能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反而制约了园区信息化能力的形成,削弱了园区的竞争力,这就使得农业园区转型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改进和完善,避免陷入发展陷阱。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农产品电商与案例园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然后确定将互联网技术与经营管理过程的哪些环节相融合作分析探讨。从“互联网+农业”的背景下分析园区农业产业链构建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最终倒推出论文架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