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以农业文明博物馆为例【字数:15865】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概念界定2
(一)公共文化服务2
(二)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2
二、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概述3
(一)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3
(二)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特点3
1. 兼具双重属性3
3. 校园文化与公共文化相结合3
(三)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与作用4
1. 公共参与4
2. 服务大众4
3. 文化教育4
三、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5
(一)开放程度较低,馆际间缺乏交流合作5
(三)优势发挥较弱,藏品吸引力明显不足6
四、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路径7
(一)加强宣传,注重管理,增加交流与合作 7
(三)结合优势,创新发展,提高展品吸引力 7
致谢8
参考文献9
附录A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调查问卷及分析10
附录B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访谈调查16
表1 在校学生对于高校博物馆及其公共文化服务认知情况5
表2 社会公众对于高校博物馆及其公共文化服务认知情况6
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以大学农业文明博物馆为例
引言
博物馆是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博物馆,作为植根于大学文化土壤中的博物馆,是博物馆群中独特的一脉,具有博物馆应该具备的公共文化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务功能。无论对于高校本身,还是对于社会公众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只是一个高校博物馆单独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选题旨在通过个案研究南农农博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问题,剖析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改进意见,在改善南农农博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对于促进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概念界定
(一)公共文化服务
国外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提供者的角度来看,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公众广泛参与是主要的实施方式;从主要内容来看,公共文化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的同时,也应该贴近它所服务的对象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生活形态与价值追求。[1]这体现了国外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不同维度的思考,对于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义,国内的学者从不同方面做出了如下界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副教授陈岸瑛(2018)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为“确保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一项惠民工作。[2]王磊(2014)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与文化需求,从社会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它是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服务职能。[3]毛少莹(2009)在书中定义公共文化服务为: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公共组织机构利用公共权力和资源,为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行为和有关制度与系统的总体。[4]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另一种定义方式,是将它理解为涉及经济理论中“公共物品”特性的事务,如有学者周晓丽,毛寿龙(2008)这样定义: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活动,是基于社会效益而非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5]
在这些观点中,陈威教授的说法是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他指出,为了满足社会文化的需求,公共部门为大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素质和修养,从而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总结以上观点,可以得出:公共文化服务指的是,政府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整体水平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这包括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布公共文化信息、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城乡居民生活和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必备保障,创造必要条件。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与文化服务及文化产品密切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为公众提供公共文件、报刊、互联网、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诸多文化领域的服务。
(二)高校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是收集、陈列、典藏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地方,并对具有历史性、科学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欣赏与教育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或者社会公共机构。[6]与其他的博物馆一样,高校博物馆同样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高校博物馆这本“立体教科书”其功能和作用不仅包含着其他博物馆具有的公众教育、公共服务等还兼具了高校博物馆自身特点和优势。[7]
博物馆教育在国际博协定义中的目的在于传播文化、知识、价值,以此来激发公众积极正面的道德感、价值观与创造力,培育公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探索精神。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总经理和首席执行官Edward H.Able,Jr.认为: “博物馆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博物馆服务的基石是教育。[8]高校博物馆在国外被誉为第二课堂,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的义务是其职能所在。 [9]作为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使命的机构,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博物馆研究更加深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