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录
摘要1
关键 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高校助学金发放研究意义 1
(一)从学术角度 1
(二)从目前高校助学金发放现状角度 2
二、大学助学金发放情况及分析 2
(一)样本基本情况 2
(二)发放问题及原因分析 3
1.助学金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真正贫困生不能得到资助3
2.诚信原则缺失导致出现真假贫困生 3
3.助学金到位迟容易导致学生乱用资助金现象 4
4.无偿原则导致精神贫困现象4
5.感恩意识匮乏 4
三、优化高校助学金发放工作的建议5
(一)科学落实助学金政策,发挥助学金作用 5
(二)保障助学金发放对象,综合助学金发放模式 5
1.利用大数据技术平台认定贫困生5
2.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6
3.完善整合各类奖助创新发放模式,做到及时发放6
(三)加强助学金发放过程的监督工作6
(四)助学金发放专项化、有偿化 7
1.助学金专项化 7
2.助学金发放有偿化 7
(1)勤工助学基金7
(2)无息助学基金7
(五)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退还部分或者全额助学金 8
四、总结 8
致谢8
参考文献 9
附录 大学助学金评定条例9
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10
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大学为例
引言
改革开放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国家、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也逐渐加大。2007年,我国加强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水平和资助范围。一方面,高额的助学金削弱了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对其带来的的经济压力,保障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这在一定水平上保证了我国教育公平。另一方面,从助学金政策实施的具体状况来看,助学金发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助学金发放这一单一的程序出现的问题,更是包含了发放对象认定过程中和发放对象接受助学金后的一系列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日趋严重,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助学金的鼓励、资助育人作用。因此,了解助学金发放情况,分析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对加强助学金资助育人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助学金发放研究意义
(一)从学术角度
有利于丰富学术界对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但是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教育救助体系整体进行的,而助学金发放这一方面的研究依旧不完善。一方面,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对该领域的研究,不仅需要教育学、社会学理论作基础,而且需要从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汲取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策研究不完善。目前,学者对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存在的问题研究较多,而如何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还需完善。
(二)从目前高校助学金发放现状角度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金资助力度不断增强,但助学金发放过程中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包括助学金在发放前的贫困生认定,助学金发放后的监督问题等等,这极大影响了助学金的资助效用。具体情况如下:
贫困大学生认定问题。每个学校都有贫困生认证标准,但是同时这种认证也存在漏洞,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例如贫困家庭证的办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困难证的把关不严,导致非贫困家庭也拿到了证明,抢占了真贫困生的名额。
后续监督工作不到位。贫困生拿到助学金之后如何消费,贫困生具体情况的变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助学金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生活上没有得到保证,这影响了助学金的宗旨,对助学金工作的开展会产生冲击。
由此可见,助学金发放问题亟需得到关注和研究,目前的现况要求我们进一步了解其问题和进一步采取措施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助学金发放情况及分析
为了解高校助学金发放的现状,笔者通过选取大学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助学金发放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原因。
(一)样本基本情况
目前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大约有17000人,研究生约有8500人。大学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水平为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在每人每年2000—4000元范围内确定,原则上可分为2000元、3000元、4000元三档,并按 35%、30%、35%比例进行分配。学校助学金则分为一等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二等助学金,每人每年400元,按参评学生总数的 90%评定。除此之外还拥有各类社会助学金包括唐仲英德育奖学金、香港思源奖助学金等。
助学金类型
国家助学金
学校助学金
社会助学金
发
放
情
况
一等4000元/人/年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5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