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以北山村为例【字数:19542】

2024-11-24 17: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现实意义 2
1.3核心概念界定:新乡贤与乡村治理 2
1.3.1新乡贤 2
1.3.2乡村治理 3
1.4理论基础阐释:多中心治理理论与精英理论 3
1.4.1多中心治理理论 3
1.4.2精英理论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2.1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 5
2.2关于新乡贤的研究 5
2.3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6
第三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7
3.1问题的提出 7
3.2研究思路 8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北山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 10
4.1个案村基本情况 10
4.2北山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 11
4.2.1政策引导 11
4.2.2乡情萦牵 12
4.2.3价值实现 12
4.3北山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方式 13
4.3.1乡村经济:带动产业兴旺 13
4.3.2乡村文化:引领乡风文明 14
4.3.3乡村善治:推动生态宜居 14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 16
5.1认知偏差导致新乡贤角色定位误区 16
5.2制度缺位导致新乡贤实践缺乏保障 16
5.3自身局限导致新乡贤回归难以维系 17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化路径 18
6.1明确权责,规范新乡贤角色定位 18
6.2依法治村,健全相关制度保障 18
6.3广开渠道,接纳各方乡贤回归 19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1
目录
致 谢 25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以北山村为例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政策文件多次提及“培育新乡贤文化”。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新乡贤作为基层社会的精英,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国家对民众自治能力的认可,创新了多元中心共治的新型治理模式。本研究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北山村为例,结合福建特色,聚焦于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新乡贤,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参与式观察法及案例分析法,着重考察新乡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包括动力因素与实践方式。结合公共管理学理论实证分析其中存在的困境,包括认知偏差导致新乡贤角色定位误区、制度缺位导致新乡贤实践缺乏保障、自身局限导致新乡贤回归难以维系。并尝试提出相应优化路径,采取明确权责,规范新乡贤角色定位;依法治村,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广开渠道,接纳各方乡贤回归等举措,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回归乡村。期望在结合具体国情民情的基础上重塑现代乡贤并推进乡贤治村,激发乡村内生活力,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早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引言
1.1研究背景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乡村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各种资源与要素过度流出,使农村发展缺乏所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小乡镇普遍面临着“空心化”与“老龄化”、乡土文化断层、缺乏内生动力等乡村发展困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治理有效”,达到 “三治融合”的目标,这些难题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此,许多仁人志士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呼吁新乡贤的到场。这是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创新,依承历史,找准方向,新乡贤必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人才回流参与乡村发展是难得可贵的历史机遇,江苏、浙江等地已有相关的实践,当地成立了新乡贤理事会、工作室等新兴组织。但是新乡贤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其在嵌入兼具复杂性与系统性的乡村治理体系时,会遇到诸多难以预料的新问题,比如人们关于其的认知存在偏差、其实践也缺乏制度保障等,我们需要在当代公共治理与传统乡绅之治间找到平衡点。因此,该选题通过选择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北山村作为案例点,以小见大,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结合公共管理学理论实证分析其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寻找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推动这一治理模式的常态化发展。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首先,丰富乡贤文化的研究。传统乡贤文化由来已久,但新型的乡贤文化研究肇始于2014年中宣部倡导创新发展乡贤文化,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参考资料较为有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从理论层面使乡贤文化现代化的学术成果更为多元。
其次,丰富村民自治理论的研究。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国家对民众自治能力的认可,是乡村治理结构的一次深刻变革,健全多元主体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村民自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型共治模式,丰富了村民自治理论的实践方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60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