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老人摔倒扶不扶危机成因及对策分析(附件)【字数:10123】

2022-11-05 19:4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2006年南京彭宇案引发的“老人摔倒扶不扶”争议已然成为一个由法律问题而促发道德问题的社会症候。各界普遍推高的社会道德滑坡、社会诚信体系崩塌、公众主流价值观偏离、司法事实不公等论介,致使老人摔倒无人敢伸出援手,见死不救的现象屡屡成为现实。从公共管理层面上探究“老人摔倒扶不扶”话题如何成为公共危机问题,分析“老人摔倒扶不扶”现象如何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事实选择,揭示如何消弭“老人摔倒扶不扶”困境引发的社会价值共识断裂,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转型期的事实判断、道德认知与问题解决。关键词老人;道德;法律;司法体制
目录
0 引言 1
1概念介绍与问题陈述 1
1.1 相关概念介绍 1
1.2 “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概述 2
2 问题症候 4
2.1 司法“标签化”示范 4
2.2 旁观者效应 4
3 事实探究 6
3.1当事者的取证分歧 6
3.2 媒体的“事实”报道 6
3.3 “公正旁观者”的可信度分析 9
4 成因分析 10
4.1 偏见是否影响人的社会认知 10
4.2 司法实践如何考虑社会因素 11
5 解决之道 12
5.1 加强公民道德素质 12
5.2 推进社会法制建设 14
5.3提升司法体制改革 14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老人摔倒扶不扶”:危机、成因及对策分析
0 引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助老人本是值得颂扬与效仿的善事,但是自2006年11月20日南京的“彭宇撞人案”诱发的“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尴尬的社会问题仍然不时地刺激人们的神经。老年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老人落难,当需扶助。可是现实中,已然“污名化”的“摔倒中”的老人似乎扮演的是强者的角色,利用“老”、“伤”来“诬陷”、“讹害”扶助者,着实令人唏嘘。虽然许多地方为应对这一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对事实的把握不清和解决的措施不当,“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仍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如“淮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南大学生案”,四川3名小孩扶老人遭诬陷案等。唯有厘清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揭示问题的实质,从根源上采取措施,使救人者、获救助者和旁观者都无后顾之忧,创新社会治理实践。
1 概念介绍与问题陈述
1.1 相关概念介绍
“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问题,不仅存在着事实认定上的困境,更混杂着价值判断上的诸多冲突。当事人、旁观者、社会媒介、司法部门等对事实的争执,以及对事件成因的问题认定——诸如部分人认为这是道德问题,也有声音说这是法律问题,甚至也有人认为这是养老体系不健全问题等,构成了本论文的重要问题领域。在各种成因认定中,道德失范和法律失序是被比较普遍强调的观点,即认为“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是由于我国国民道德行为失范,世态炎凉所导致。因为“道德作为一种“可接受的行为模式,产生于特定的宗教传统、文化(包括组织文化)、社会阶级、共同体或是家庭中[1]。” 中国传统社会秩序及其行为模式的解构,使得社会化的道德规范在人们的观念变迁中趋于约束力翻转;或者认为是由于我国法律不健全,不规范,没有对这一新生行为进行明确的立法规范,导致纠纷的解决缺乏可公度性的衡量标准。 既定的法律法规无法把“单个人的行为纳入一定秩序范围[2]。”这两个观点都从各自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明确了在这个问题里主要包括的对象,其造成的恶劣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等。虽然对这一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这到底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又或者是两种问题夹杂在一起,因界定不清从而难以给“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下准确的定义,所以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求能发现新的见解。
对于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问题的看法,中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方面,中华民族历来都传承着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美德,而且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学说,其“仁”的思想从古至今都被宣扬,鼓励人们要爱他人,对正处危难之中的人伸出援手等等。另一方面,在西方,老年人摔倒纠纷更多的是权利保护问题,社会争议的焦点主要体现为保护措施与保护行为问题,与扶起者的纠纷较不多见。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等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撇开这些差异不谈,单单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扶助摔倒老人这一简单行为是何以发酵成社会问题、这一简单行为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其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来看,“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这个问题是与我们的社会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试问,有谁能保证自己生活的周围不会有老人出现?又有谁能为这些老人不会摔倒打包票?更现实的问题是,谁又能下狠心保证自己不会有白发苍苍的那一天?而每年都约有1/3的老人发生摔倒的意外事故,其中每40人当中就有1人会因此而住院[3]。无论是身处何处,都有可能与老人相遇,而从当前的社会形态来看,老人就像是个“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每一个人,考验着你内心深处的良知。扶老纠纷至今仍没有明确的解决机制出台,生活在这个充满“危机”的社会,大部分人是紧张且不安的。而且,每个老人都不希望自己摔倒,即便是摔倒了也渴望能有一双手来帮助自己。然而,在当前这样的社会形态下,漠然地从倒地老人旁边走过,眼睁睁地看着老人闭上双眼的事件并不陌生,每个出门的老人都战战兢兢的担心自己会摔倒,每一个年轻人都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存在着担忧。从该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就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道德问题,法律问题那么简单了,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地剖析。
1.2 “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概述
“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从救助者做出“扶”这一动作时,这个问题就如同是连锁反应一样,衍变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点对这一连锁反应进行理解: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7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