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及路径优化研究【字数:11973】

2022-11-13 17:2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利用网络参与公共决策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流手段。开展关于网络参与问题研究,有效促进了网络参与公共决策机制的规范化,对政府公共决策民主化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公民网络参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对政府公共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以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为中心,通过分析网络参与现状,以2010年的网络热点事件“药家鑫案”为案例来研究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路径优化,有效提升了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可行性。
Key words: network;citizen network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making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及述评 2
1.3.2国内研究及述评 2
1.4研究方法及思路 2
1.4.1研究方法 2
1.4.2研究思路 3
1.5.相关概念界定 3
1.5.1公民网络参与 3
1.5.2公共决策 3
2.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背景及现状 4
2.1公民网络参与的兴起 4
2.1.1公民政治意识觉醒与表达路径缺失 4
2.1.2物质需求满足与自我表达需求提升 4
2.1.3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与利益诉求多元化 4
2.2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形式与路径 4
2.2.1以政府为主导的电子政务综合系统 4
2.2.2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 5
2.2.3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平台 5
3.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以“药家鑫案”事件为例 6
3.1“药家鑫案”的过程演进 6
3.1.1事件的起因与网络舆情的发酵 6
3.1.2网络内外的广泛讨论与舆论变异趋势 6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1.3网络舆论与公共决策的互动 7
3.2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
3.2.1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不均等、不平衡现象 7
3.2.2部分利益群体对网络舆论的影响与操控 7
3.2.3信息爆炸与群体极化影响网络理性参与 8
3.3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8
3.3.1公民网络参与缺乏政府层面的支持 8
3.3.2网络社会组织力量薄弱不利于公共决策科学化 9
3.3.3网媒企业缺乏职业操守导致公共决策环境混乱 9
3.3.4公民非理性行为影响公共决策科学化 9
4.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路径优化 10
4.1健全公民网络参与机制 10
4.1.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0
4.1.2优化网络参政平台 10
4.2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作用 10
4.2.1健全政府网络回应机制 10
4.2.2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 11
4.3优化网络环境 11
4.3.1提升网媒自身政治素养 11
4.3.2完善网络表达制约机制 11
4.4提高公民网络政治素养有序参与公共决策 12
4.4.1积极发展政府电子政务系统 12
4.4.2培育良性的公民网络参与文化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1995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开始,公民逐步开始使用网络这个新平台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表达想法,维护自身利益诉求,建言献策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早已经成为了公民政治生活的新现象。
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得的信息,我们能够得知,到2018年1月为止,我国已有7.72亿的网民,这个数字基本与欧洲总人口数量持平。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6.2%。其中70%以上的网民使用网络参与公共决策。
在此背景下,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已成大势所趋。通过网络途径来发表自己见解表达民众思想的优势已经深入人心;政府通过网络来收集、听取群众意见也逐渐成为主流。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已成潮流,在政府日常工作中,通过网络来征集,听取群众建议与意见的过程必不可缺。但此道路并非坦途,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群众通过网络来参与公共决策德途径中,存在着不少拦路虎。网络决策主体素质欠缺导致网络非理性行为,从而干扰公共决策;网络决策信息失真会导致公民成为谣言的传播者;网络决策环境错综复杂给政府甄别民意造成挑战。
这些问题可以说都是影响公民积极正确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关键因素。而我们现阶段所要做的就是探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速,最高效的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应对手段,为公民网络参与公共决策铺平道路,斩除这些拦路虎。结合对公民网络参与政府决策的现状和分析“药家鑫案”,找出问题所在。对关键因素进行剖析,并且能够就推动和完善公民积极正确网络参与公共决策提出路径优化。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如果我们把协商民主的理论以及政府的最终决策方案加以结合并研究,且以此来决定民主政治化的道路方向。不但可以在理论方面大大拓展协商民主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范围,更加能够给与公共决策更多的想法以及见解。最终对于政府决策起到十分可观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切实实施。所谓协商民主,就是要把公民的政治参与贯彻落实。现如今的网络参与则正是协商民主的又一种实现方式。
(2)实践意义
现如今政府的一言一行都在公民与媒体的注视之下。网络的迅速发达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简单以及高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媒体以及群众通过网络来监督政府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须。在此背景下,公民们通过网络来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有利于政府贯彻落实协商民主的体现,更有利于政府做出决策的时效性,正确性,同时给予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平等机会,是体现政府民主化决定以及公民依法参政的双重表现。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及述评
在网络政治开始兴起时,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分析现代社会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并界定了相关的理论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研究的深入,网络舆论逐渐受到专家的关注,由于角度和出发点不同,他们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gsygl/8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