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聊斋志异婚恋故事中男性形象分析

2020-11-06 12:5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引言 1
2 婚恋故事类型 1
2.1人与人之间的婚恋故事 1
2.2人与仙妖鬼魅之间的婚恋故事 2
3对《聊斋志异》婚恋故事中男性形象的解读 5
3.1正面男性形象解读 5
3.2负面男性形象解读 9
4揭示蒲松龄独特的男性形象意识的成因 12
4.1 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 12
4.2 特殊的个人生活环境 13
4.3 低贱的身份和独特人格追求间的冲突 15
结 论 17
致 谢 18
注 释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戎马呼啸,炮火连天清朝经历了易代的风云变幻后,士阶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固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士阶层成为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这样的氛围下,一部让人惊叹的作品:《聊斋志异》出世了。
《聊斋志异》由491篇文言短篇小说 组成,主要是借谈鬼说狐揭露批判黑暗腐败的官场吏治和封建科举与婚姻制度。作者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作者通过叙写鬼怪故事,倾吐自己的胸中块垒,其中婚恋题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古今学者多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入手研究,对男性研究甚少,本论文主要从《聊斋志异》婚恋故事入手,通过叙述和对比反映作者笔下的男性形象。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多独立聪颖、貌美多才;相反,蒲松龄对男性的刻画从形象的塑造上能够看出远不如女性形象鲜明、生动。故事中的男性对待爱情的方式、态度有延时性和落后性,仿佛只是女性展现自我的一种对比工具。作者在创作时有意识无意识的把男性放在艺术的客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体位置上去审视,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当代男性在现实环境中的地位和状态。
婚恋故事中,钟情的男子并不一定有着完美的结局,他们同为钟情者,却因自身的性格、家境等各方面条件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爱情;而负心汉们的结局往往是凄惨的,他们有着永不满足的欲望和贪婪,从而露出丑恶的嘴脸。
2 婚恋故事类型
《聊斋志异》中婚恋故事的主体包括现实中的人和仙妖鬼魅,故事往往发生在人与人、人与仙妖鬼魅之间。由于仙妖鬼魅之间的故事甚少,下面我们将重点放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婚恋故事和人与仙妖鬼魅之间的婚恋故事。
2.1 人与人之间的婚恋故事
《聊斋志异》婚恋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相爱的过程不同,面对爱情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是因缘巧合下相遇,有的是在他人的撮合下结缘,他们互相爱慕,其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的表现却不一样,或困于世俗,或冲破礼教,或誓死相随,或随波追流。
弃世俗之光,无畏茫茫来日,愿与君同归。有的人无畏家人的反对,冲破封建礼教和世俗的眼光,不论贫穷困苦、山高水远,誓死要与相爱之人相守,最终他们获得了爱情。如《小二》中的丁紫陌,他与小二俩人青梅竹马,丁对小二倾心爱慕,遂求婚于赵家,赵家希望小二可以嫁入大家,故拒绝。小二因读过书,在白莲教里学得很多法术。丁痴情于小二,十八不娶,偷偷潜入白莲教军向小二示爱,赵家依然反对。小二就带着丁私奔到边远地方。虽然物质贫穷,但两人相亲相爱,小二为人灵巧善良,运用法术使二人生活富裕。接济贫者,和睦对人,婚后安逸。
“问人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的男子痴心忘情,为她喜为她忧,甚至为了爱慕之人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比较典型的故事,在现在也被多次拍摄成影视剧的如《阿宝》和《连城》中的男主人公便是这样的痴情人。
2.2 人与仙妖鬼魅之间的婚恋故事
人与仙妖鬼魅之间的故事在《聊斋志异》这本书中占四分之一,而在婚恋故事中则占了一大半。男女主人公相遇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报恩、有的是夜奔自荐,有的是一见倾心,有的是刘阮遇仙,还有的是日久生情。其类型可分为人仙恋、人鬼恋、人妖恋。
2.2.1 人仙恋
人们常常供神拜神,认为他们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且常常能为人们带来好运。
《聊斋志异》中的人仙恋,由于影视业的发展,最为现代人所知的莫过于《画壁》。《画壁》讲述一书生孟龙潭和一个姓朱的举人偶然进入一个寺庙的壁画中,朱举人在画中艳遇一拈花女子并与之相恋。后被梦境中的守卫惊吓,惊慌地在仙女的指引下躲藏在床底,被庙中的和尚唤回。《画壁》中二人的爱情只是梦境,如昙花一现,而《青蛙神》中薛昆生和十娘的爱情可以说是像松树一样顽强,你离我不得,我离你不去,分分合合三回,最后还是个大圆满的结局。
《青蛙神》讲述了一个蛙神选婿的故事,男主人公薛昆生从小就被蛙神选中为婿,而薛家因为蛙神之女十娘是青蛙异类而一再拒绝。二人在蛙神的牵线下结为夫妻,因年轻气盛,二人常闹矛盾,十娘三次离家出走。经过各种磨合,两人渐渐成熟,懂得了珍惜。若《青蛙神》中二人是因为父母之命而结缘的,那么《书痴》中的郎玉柱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1],他便是用自己对书的虔诚换来了爱情。还有《罗刹海市》中的马骥出海遇险,误入罗刹国,因贵人提拔和自身的才能深受罗刹海龙王的喜爱,从而娶得龙女为妻。人仙恋的故事除此还有《粉蝶》《嫦娥》等多篇,读起来都让人觉得有趣。
2.2.2 人鬼恋
何谓鬼,在人们心中,鬼是人死后的灵魂,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投胎转世或在世间尘缘未了而留在人间报复或留恋某些人事物。鬼是生活在阴间的,大多数的鬼对人是有害的,会威胁生人的健康。而《聊斋》中的鬼多为女性,且丰姿艳绝,容质秀美,它们与生前模样一样,亦有喜有悲。人与鬼因缘巧合到一起,恶鬼害之,好鬼助之,这个类型的故事占了整个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
说起哥哥张国荣和王祖贤版的《聂小倩》,也许你脑海里会突然浮现那个背着书匣的呆呆的书生和那个白衣飘飘的女子,他们可以说是《聊斋》中塑造非常成功的一对人鬼恋。《小谢》叙述了一个双美的人鬼婚恋故事,姜部郎的房子里有很多鬼怪,无人敢靠近,陶三望生性放荡不羁,为人正直,便借来在其中读书。遇到两个调皮的女鬼秋容和小谢来扰乱他读书,挑逗他,他却不为所动。陶三望教她们俩读书,陶生爱用诗词讥讽时事,得罪了权贵,啷当入狱,二女极力相助,在秋容弟弟三郎的帮助下出狱,此后三人情谊深厚。后来,在道士的帮助下,二女借姓郝的富贵人家之女和蔡子经之妹的尸体复活,一前一后与陶生结为连理。三人不仅没有争风吃醋的不和谐,反而异常和睦,实属难得。
《聊斋》复活的方式多样,比如《莲香》中的女鬼同《小谢》一样是借尸复活,《鲁公女》中的鲁公女投胎复活,《梅女》中女鬼回到失魂人身上使失魂人复活,《连琐》和《伍秋月》中的女鬼采人间男子的阳气复活,而《湘裙》中的女鬼更为大胆,直接来到人世间与男子成婚。
“双美”的历史文化,自古代娥皇女英共事舜帝时就已经流传,二女从于一夫被传为佳话,而在蒲松龄的笔下,双美无不和睦相处,生活无不惬意,这也反映出蒲松龄理想中的生活,没有残酷的妻妾相争,成全大丈夫的私心。
《聊斋志异》中许多男性的爱情追求,是极其感人的。他们勇敢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封建礼教安排的生活道路背道而驰,他们不顾一切,甚至舍弃身体和生命,去争取幸福的爱情,而且,他们在追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与旧模式不同的新的爱情因素,他们是爱情的强者。这一切,在当时无疑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由于时代的局限,正统教育的封建,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这些男性的爱情追求存在一些需要我们批判的地方,比如一夫多妻,其落后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些局限性是次要的,和书中所体现的进步意义相比,我们还是可以收获很多。经过探析《聊斋志异》婚恋故事中的男性形象,并通过对其中几位男性形象的比较和赏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聊斋男性人物的塑造上所折射出作者蒲松龄的思想世界与愿望追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gsgl/2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