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城市居民在线购买农产品的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2020-12-17 08:5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城市居民在线购买农产品的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20200428201449]
摘要:本文基于经济学与统计学相关理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居民在线购买农产品意愿的外部影响因素作了描述性分析,对于内部影响因素利用计量经济学相关知识,构建了城市居民在线购买农产品的意愿模型。模型表明,在居民理性消费的前提下,居民的在线购买意愿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学龄子女、是否是核心家庭、工作时间和是否曾有购买经历。
关键词:城市居民;农产品;在线购买意愿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2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2
1.研究目的 2
2.研究意义2
(二)文献综述2
1.国外研究概况2
2.国内研究概况3
二、数据来源4
(一)研究方法4
1.数据收集方法4
2.数据分析方法4
(二)样本分析6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6
(一)研究内容6
1.基本前提6
2.基本假设6
(二)研究结果7
1.外部变量分析7
2.内部变量分析8
四、总结11
(一)研究总结11
(一)实践意义12
(一)研究展望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问题,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立成长起来。虽然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其发展道路上仍有许多的障碍。消费者购买意识的淡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混乱、我国对电子商务方面法律规范的缺陷等,都阻碍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的主体是消费者,因此,调查消费者在线购买农产品的意愿与其影响因素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都有重要意义。
一、 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居民,因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在城市,其消费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取样于江苏省南京市,对城市居民关于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愿及其内部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意愿模型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内部因素对居民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为企业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相应意见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文献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2.研究意义
要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必不可少的一大举措。首先,农业的生产经营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有很大的弱质性,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等特点都增加了其生产经营的风险。其次,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农产品的生产特征和其所面临市场的特性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农产品电子商务简单来说,是指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等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是电子商务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与生产者的交流障碍,实现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拓宽了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并降低了流通成本,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电脑普及率业大大增加,这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网络、技术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居民的工作、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国家政策的扶持、物流技术的进步等都为我过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未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尝试与创新。
然而,虽然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不断进步,但是事实上发展的速度却十分迟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不均衡、农产品流通政策与机制的不健全、电子商务信任的缺失、物流水平的限制等都直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水平是较低的,虽然涉农网站总数在不断上升,但却没有一个做到像淘宝、阿里巴巴等这样规模的,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也较低。
    如何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是,现有的电子商务研究主要涉及普通的电子商务方面,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进行的研究更少。然而,农产品最终的消费者是顾客,他们才是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企业想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就必须要研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以及影响他们购买的因素。因此,调查居民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愿及其内部影响因素,有利于帮助企业分析用户的特征与需要,为企业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一些有用的用户信息与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取样于江苏省南京市,对当地居民关于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愿及其内部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回归线性模型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内部因素对居民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为企业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相应意见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文献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概况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有40年历史了,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使用电话为交流工具的初级电子商务,90年代利用计算机进行的网上交易最后到了21世纪以来使用卫星技术、互联网等电子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贸易,这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高阶段[1]。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类,一是政府主办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代表的信息服务网站和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的涉农网站,另一个是各经济实体建立的与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相关的企业商务电子化网站,通常采用B2B,B2C形式[2]。
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内蓬勃发展起来,也为农产品的流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将电子商务用于农产品市场,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以及提升农产品价格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利润[3]。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对来说发展较为成熟。据美国农业部调查,1999年美国有63.4万农村和牧场接通了互联网,其中15%使用电子商务交易,通过网络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农牧场比重达到4%[4]。2000年美国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6.65亿美元,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0.33%[5]。2005年,美国接入网络的农产比重达到51%,网络用于农场经营的农场比重达到31%,2011年接通网络和网络用于农场经营的农产比重分别上升到62%和37%[6]。欧洲农业的电子商务起步较美国而言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06年对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61%的农场配备了电脑且将其用于商业活动,30%的接有网络的农场将网络用户业务经营和管理[7]。另据DEFRA2007年对英格兰的调查结果,52%的农业企业具备中等水平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力,28%的农业企业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力,约70%的粮食企业、60%的牛奶场和超过35%的家畜养殖场接入了宽带,超过25%的粮食和奶牛场、约15%的家畜养殖场运用计算机买卖产品,在法国,80%的农产配有第二台计算机,92%的农产拥有宽带连接,并且90%以上接有互联网的农产运用网络从事信息获取、购物、网上银行等电子商务活动[8]。
相比之下,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则进展略为缓慢。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实践角度看,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缺乏赢利点,标准化程度低,平台服务落后等因素一直都没有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生产端和客户端存在大量的、分散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通过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体系将两者联系起来,实现农产品在两端之间的快速流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且牵扯到很多方面,二是农产品自身特点决定的[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1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