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

2023-01-01 19:2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20191212135838]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位居世界第一,进口位居世界第二。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之一,其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2012年其GDP就达94765.2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29亿美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在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其传统的贸易结构缺陷也日益暴露。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率先优化贸易结构,改善贸易环境,以适应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冲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概述长三角地区外贸整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外贸商品结构、地域结构、方式结构与主体结构四个对长三角地区现状评价,然后进一步分析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其存在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贸易依存度高、外资比重过高及贸易方式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长三角地区贸易结构优化的相关措施建议,指出其应该从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引导外资、积极开拓市场、注意加工贸易转型以及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五个方面入手对其贸易结构进行优化。
摘要 …………………………………………………………………………………………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长三角;对外贸易结构;影响因素;措施建议
目 录
ABSTRACT Ⅱ
引言 1
第1章 长三角地区贸易发展总体状况1
1.1进出口贸易总体发展迅速 1
1.2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 4
第2章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现状评价6
2.1长三角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6
2.2长三角对外贸易地域结构分析 9
2.3长三角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10
2.4长三角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13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4
3.1机电产品为主,贸易技术含量低 14
3.2贸易依存度高,国际市场依赖性强 14
3.3外资企业比重高,本土企业冲力不足 15
3.4对外贸易方式单一,市场多元化程度低16
第4章 优化长三角地区贸易结构的措施建议16
4.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16
4.2合理引导外资,优化贸易主体结构 16
4.3积极开拓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17
4.3.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18
4.3.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18
4.3.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18
4.4注意加工贸易转型,加快一般贸易发展 18
4.4.1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8
4.4.2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提高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能力19
4.4.3鼓励本土企业,调整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19
4.4.4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19
参考文献20
引 言
长三角地区即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江、浙、沪“两省一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动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2002年至2012年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从1848.8亿美元增长至12968.8亿美元,约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3.53%。毋庸置疑的是,从总量上来看,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已经确立了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但是,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容乐观。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长三角地区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全年度16个城市进口总额为5216亿美元,同比下降2.2%,出口69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增幅较2011年相比,回落1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16个城市的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江苏省8个城市的出口为3095亿美元,平均增长3.8%,浙江省7个市的出口为1817亿美元,平均增长了1.3%,而上海出口20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为此,研究长三角地区贸易结构问题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外贸的高速发展充分发挥了长三角地区资源、地理位置以及劳动力优势,使长三角地区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2009年至2012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却有所放缓,所以必须认清,长三角地区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也存在着一些制约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其中一个就是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本文试图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现状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找出影响和制约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贸易结构优化的主要措施以促进长三角地区贸易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第1章 长三角地区贸易发展总体状况
长三角(Yangtze River Delta)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国际上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包括江苏省南部,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和上海市的全部,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面积约五万平方千米,少数像孤岛一样的小山丘矗立在平原之上。这里的海岸线平直,一条宽约几千米至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横贯其中。广义的长三角地区指江苏省和浙江省和上海市所组成的经济圈,总面积高达十一万平方千米。
1.1进出口贸易总体发展迅速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不断升温,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长三角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圈,在整个贸易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2002年—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在2002年至2012年的12年间,长三角的进出口额逐渐攀升。从2002年到2012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3251.6亿美元增长到38667.6亿美元,增长速度飞快,。在此期间,江浙沪两省一市平均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增长水平,可以看出,江浙沪两省一市即长三角地区在领跑全国的贸易进出口。在2009年与2012年金融危机下,全面覆盖性地打击对于全球来说都是无可避免的,长三角地区也不能幸免,在此,2009年全国同比下降了超过30个百分点,江浙沪也分别下降了25%,30%和26%。2012年上海的进出口总额较上年来讲有所下降,但江苏与浙江来说,还是略有提高。但从其的增长速度还是可以看出:传统的长三角地区的贸易模式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下表展现了我国和长三角贸易活动近十年以来取得的巨大进展(见表1.1,1.2)。
表1.1 2002—2012年全国及长三角地区贸易增长率(单位:亿美元;%)
年份 全国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上海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江苏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浙江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2002 6207.7 21.8 726.3 19.3 702.9 36.9 419.6 27.9
2003 8509.9 37.1 1123.4 54.7 1136.2 61.6 614.1 46.4
2004 11545.5 35.7 1600 42.4 1708.5 50.4 852.1 38.7
2005 14219.1 23.2 1863.4 16.5 2279.2 33.4 1073.9 26
2006 17604.4 23.8 2275.2 22.1 2839.8 24.6 1391.4 29.6
2007 21761.8 23.6 2828.5 24.3 3494.7 23.1 1768.5 27.1
2008 25632.6 17.8 3220.6 13.9 3922.7 12.2 2111.3 19.4
2009 22075.4 -13.9 2777.3 -13.8 3388.3 -13.6 1877.4 -11.1
2010 29740 34.7 3689.5 32.8 4657.9 37.5 2534.7 35
2011 36418.6 22.5 4375.5 18.6 5395.8 15.8 3093.8 22.1
2012 38667.6 6.2 4365.4 -0.2 5480.9 1.6 3122.3 0.9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从2002年至2012年间,长三角地区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以江苏省最为突出,并且已经大步超越上海,成为长三角地区新的领头羊。(见图1.2)
图1.1 2002—2012年全国及长三角地区贸易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表1.2 2002—2012年全国及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全国 上海 江苏 浙江
2002 6207.7 726.3 702.9 419.6
2003 8509.9 1123.4 1136.2 614.1
2004 11545.5 1600 1708.5 852.1
2005 14219.1 1863.4 2279.2 1073.9
2006 17604.4 2275.2 2839.8 1391.4
2007 21761.8 2828.5 3494.7 1768.5
2008 25632.6 3220.6 3922.7 2111.3
2009 22075.4 2777.3 3388.3 1877.4
2010 29740 3689.5 4657.9 2534.7
2011 36418.6 4375.5 5395.8 3093.8
2012 38667.6 4365.4 5480.9 3122.3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2002—2012年间,在全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并且其发展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2009年与2012年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见图1.2)
图1.2 2002—2012年长三角地区占全国进出口额百分比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1.2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
外贸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或者“外贸系数”。是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通常情况下用对外贸易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表示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同时贸易依存度还可以用贸易总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贸易总额/国民收入总额。如果只观察国际市场需求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可暂时不考虑进口对该地区市场的影响,而使用“外贸出口依存度”,其数值越大则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同时也反映国际市场对该地区产品的认可程度高,并且对该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强。
表1.4与表1.5分别给出了全国以及长三角历年贸易依存度的数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长三角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其中上海市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其他两省。2008年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地的贸易依存度都有所下降,其中,江苏省自2005年上到100%后又跌回90%,自此开始,江苏的外贸依存度开始呈波浪形曲线。而浙江省的贸易依存度与前两者相比略低。但总体趋势都与前两者相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世界金融大环境紧密相连,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也可以看出国际市场对于长三角地区的产品认可度较高。相较来说,在国际市场上来看,从美国日本的经济历史来看,他们的外贸依存度都经历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阶段。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正处于高度阶段,因此来说,长三角地区的贸易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表1.3 2002—2012年全国外贸依存度(单位:亿元)
年份 GDP(亿元) 全国进出口总额(亿元) 外贸依存度
2002 120332.7 51378.2 42.70
2003 135822.8 70483.5 51.89
2004 159878.3 95539.1 59.76
2005 183217.4 116921.8 63.82
2006 211923.5 140974 66.52
2007 257305.6 166863.7 64.85
2008 314045 179921.5 57.29
2009 340902.8 150648.1 44.19
2010 401512.8 201722.1 50.24
2011 472881.6 236402 49.99
2012 519322.0 243662.6 46.92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表1.4 2002—2012年长三角地区外贸依存度(单位:亿美元;%)
  上海 江苏 浙江
年份 GDP 进出口 总额 外贸 依存度 GDP 进出口 总额 外贸 依存度 GDP 进出口 总额 外贸 依存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1458.html